为什么重庆成都几乎很少有人说普通话,几乎都是当地方言?

吉鸡1


重庆话和成都话都叫叫西南官话,同属北方方言,除了没有边音与鼻音之分、平舌与翘舌之分、前鼻音与后鼻音之分,还有一些音调上的不同,其实与普通话是比较接近的。相对广东话、闽南话、上海话等等,重庆话的易听易懂程度,也要高得多。

有一句俗语:“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成渝两地的人说普通话,外地来的人可能反而不觉得什么,但本地人听来,则十分别扭,有时甚至难受。前两年重庆曾要求所有的服务行业,尤其是商场服务员,必须与顾客说普通话,还将这个纳入考核标准。但由于这些服务员们从小并没有生长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中,现在的培训又不够,即便我这个在北方生活了很多年的重庆人,听他们说普通话,也常常跟他们开玩笑:“求求你了,跟我说重庆话吧”。

不但如此,重庆人说普通话,还容易闹出笑话。比如有顾客让服务员拿双鞋子给他看,在四川话中,鞋和孩是不分的,所以服务员会用普通话问:“你的孩子多大码”?在成都和重庆,松紧带又叫“鸡肠带”,所以有重庆人在北方要求服务员给他拿“鸡肠带”,说了半天服务员也不知道那是什么。

重庆人思维快,说话速度快而且急促,跟放机关枪似的,要让他说话慢下来,急脾气的重庆人会很不耐烦,反而影响他的思维。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如果交流不畅,甚至出现隔阂,自然交流的双方都不喜欢用了,尤其是在本土。所以,如果不是从小在普通话环境中,或者长大后的工作语言是普通话,一般情况下,重庆人的确不爱说普通话。


世界真的很大


我是在成都生活的重庆人,回答题主这个提问,估计最有发言权。

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虽有点夸张,但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四川人说普通话普遍很难,二是说出来的“普通话”听起来吓死人!

一、为什么四川人说普通话很难?

1、两个腮帮子会很痛!

四川人讲话木有卷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后鼻音……之类约束,舌头永远笔直的,任何字词都不会在口腔里圆一下润一下再吐出,直直接接,无拘无束。但是,你让他说普通话,腮帮子各种肌肉一下就会紧急集合,表说讲多久,就几分钟,腮帮子就很痛,这个痛,是四川人说的经痛!

2、任何习惯会成自然,不习惯就绝对不自然——讲普通话不是四川人的习惯(一生中99%的时间没有讲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叫他讲普通话,马上各种与发音有关的器官包括表情全部紧张起来,然后什么都不自然了,然后脖子开始红,青筋开始冒,然后因为紧张,说话就显得结巴,一结巴,就更紧张,紧张到高潮时,说了上句,下句就忘了,因为脑袋出现短暂性空白……

3、四川人(包括重庆人)说普通话普遍有挫败感

上述两条原因是关键。而这两条原因一般都反复循环,循环的结果就是语言表达的自信心消失,一讲四川话信心爆棚而且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但一说普通话,立马就有挫败感。于是,为了表达上有自信,心理上就抵触普通话,所以就不愿意讲普通话。

二、为什么四川人说出的“普通话”听起来吓死人?

1、四川话与北方官话相似度不到一半

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话(包括重庆话),虽然是西南官话,大家印象中四川也属于北方语系,应与普通话很接近,其实,这是普遍认识区里的一个盲区。接近,只是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字、词、句等方面绝大部分一样,但在汉语表达的词缀、句法、音韵的声调、发音的声母和韵母以及音节数量等方面,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基础—北方官话相似度只有47.8%。

2、四川话中的大量词汇在普通话里没有相同词素

最重要的是,四川话中的形容词和构词方式,远比普通话多得多,而且表意更加丰富,感情色彩浓烈,使用频率更是很高。因为一讲四川话就很溜,一讲普通话,就语塞。

正是因为这些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加上之前所讲的四川人说普通话的紧张和挫败感,说出来的“普通话”往往词不达意,因为语言表达上一时半会儿可能找不到普通话对应的词汇(有些普通话里根本就咩有),于是就可能把最熟悉的四川话的字词用普通话的音标发出来,结果听的人一脸懵圈,自己也觉得表达得很“阴阳怪气”,表情上就很难为情。

比如,普通话:我跌了一跤,踝关节扭了。

对“踝关节”表达,四川人一辈子只说“螺丝拐”,一说普通话,因为紧张就脑壳里出现空白,根本记不起“踝关节”这书面和口头一致的表达,于是说出来就是:我跩了一匍爬,螺丝拐崴到了——而且这些个字,个个都是普通话音标!

再看两个个例子:

普通话:等一会儿。

四川人表达粗来的普通话:“等一哈哈儿”(最要命的是这5个字都是普通话音标!)

普通话:傻帽、傻逼、二货……

四川人表达粗来的普通话:瓜不兮兮,瓜得伤心……

还没崩溃?(四川话说出来是“奔溃”),那再来看看一个北方人与四川人问答:

北方人:请问:春熙路怎么走?

成都人:(形态方位+语言)端端走,抵拢倒拐(伴随手势)。

北方人一脸懵逼。

北方人:请问:地铁2号线春熙路站怎么走?

成都人:(形态方位+语言)往喉头走,抵拢倒拐(伴随手势)。

北方人一脸懵逼。

为什么会这样纸?

四川地处盆地,对方位,市民脑壳头只有身体面向的方位+左右手,没有东南西北的概念。成都人以身体面部的朝向+左右手指引,自认为已经非常热情非常认真指路了,但问路人依然懵逼。为啥成都人不用普通话?因为成都人自己都不知道当时处于什么方位东南西北在哪儿,叫成都人用普通话说:向东100米,遇见红绿灯折向南100米然后向东50米……这比让成都人直接喝药还难受。因为,成都人,天生就不是GPS的料。

三、四川年青一代讲椒盐普通话已经毫无压力

其实,以上说得都是老四川(成都、重庆)人。70后及其以后的人群,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基本从小就已经开始接受普通话教学,虽然老师们的普通话是椒盐普通话——上个世纪80年代全川开始强制推广普通话,虽然进程较慢,但从90年代起,从幼儿园到大学,普通话教学不仅是强制的,而且普及程度已经相当高(虽然发音也不标准),这个群体在任何场合讲普通话,虽然椒盐味,但都毫无心理压力。

但是,在四川年青一代普通话水平比他们父母祖父母两辈人高很多的同时,他们也逐渐遗忘了很多传统的四川方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他们一代很可能出现断层,这是非常令人堪忧的。

四川、重庆的朋友们,你们认为呢?


勒克儿


前段时间刚从成都回来,对这种现象感受颇深。其实吧,我觉得不是他们不说普通话,他们说的是成都普通话啊,他们在对待外来游客时,很热情,为了让外地人听懂,已经尽力说普通话了,但是由于地域问题,不管怎么说都带有成都口音,你听听他们本地人之间交流你就明白他们真的是尽量给你好好说普通话了,当然成都有很多普通话特别好的人,这些主要是景区的导游之类,一般商店,饭馆的人都说不好。


给大家讲个有意思的亲身经历的故事。

在去成都的车上遇见一个四川大叔,聊得挺嗨,他说的普通话就带有四川口音,聊到家乡的时候,他说他是来自四川徐林市,我一听就懵了,从来没听过四川还有这地方,于是我想,或许不是地级市而是县级市吧,出于好奇问了一下。

大叔您说的徐林的徐是哪个徐?

就是那个火车走过的徐道的徐。

火车走过的徐道?是隧道对吧?您说的是遂宁?

对对对,就是那,我家就在那。


于是我和周围的人都打消了疑惑,至今为止,这也是见到的四川口音最重的人了,可能是大叔年龄大了,口音一直重吧。见到的其他四川人说的都能听懂。

尽管见到的四川人普通话大多都不好,但是人是真的好,特别热情,尤其是服务行业,真的感觉用心服务,不坑你,你有需求都会尽力满足,成都旅游一趟,没遇到一个坑,感觉这个城市满满的都是诚意,都是真诚,希望有机会再去一次。


云影徘徊旅行


川渝地区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这是中国使用最多的方言,其中川东和重庆全境几乎都讲四川话,虽然调调有些许差异,但大体相同!

为何成都、重庆两个地方很少有人说普通话?

和中国的很多城市有不太一样,成都、重庆并不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在这两座城市工作、生活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四川、重庆本地人,四川、重庆各地的方言差异不大,因此用方言交流完全没有障碍,人们使用四川话反而显得亲切,也更加通畅。

其实中国人多有乡土情结,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等城市的本地人也爱讲方言,但是这些城市移民比较多,而且本省的方言都各不相同,交流起来比较费劲,因此城市方言的使用很局限。

四川话好懂、好听、好学!

在当年将那种语言定为普通话时,川话就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四川话好听是得到公认的,几乎能听懂普通话的人都能听懂四川话,特有的川味也并不讨厌,反而十分耐听。

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在成都、重庆生活比较久的外省人也慢慢习惯了讲川话,而且讲的有声有色,让人很难分辨出他的省份,这是四川话所特有的魅力。

四川、重庆的人不仅喜欢在本地讲方言,到外省也改不了自己的习惯,酷爱讲四川话,除非情不得已,是不愿改变的。


一起时尚去旅行


重庆话四川话本来就是相当于普通话。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四川人可不是说的现在的四川话。现在的四川话是在湖广填四川之后慢慢形成的。要知道,当时移民来四川的有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方的人,他们相互交流,长期生活,慢慢就形成了一种大家都可以听懂的方言:现在的四川话。现在的西南地区基本都是以四川话为官方语言,四川话不仅仅限于四川重庆,还有云南贵州也是和四川话差不多的发音(少数民族语言除外)。

所以在西南地区,说四川话不仅仅不是没有文化,不是经济发展水平问题,反而是当年经济发展和民族大融合的结果。说四川话,就是西南官话。话说当年国民政府投票国语的时候四川话差一票当选为国语的(估计是误传,反正老一辈都在这样说)。

其实,你到广东,人家说粤语、客家话、潮州话;你到福建,人家说闽南语;你到上海,人家说上海话;这些和经济发达关系不大。地方语也需要传承和保护。

相反,如果一个地方以普通话为主,可能是地方话的魅力不够吧。哈哈哈。


书生144740136


作为一个重庆人,回答这道题真的太有发言权了,本人是地道的重庆人,其实很早的时候我就已经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只要身边出现了说普通话的基本上都是外地的,那为什么重庆人不愿意说普通话呢?我想原因大概有几个。

大家从小都是说着方言长大的,而且生活工作也是在这个圈子,说方言更有亲切感!如果突然换成说普通话,会感到不方便,很别扭,再加上语言的发音问题,所以对说普通话有一定的排斥。重庆以前也是属于四川的,所以四川话在整个西南地区基本上都是属于“官方语言”了。包括贵州以及云南部分地区,基本上也属于四川方言的范围,只是个别的发音会有一些不同。

还有一个就是普通话的推广,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说普通话,那相互交流的人也会跟着说普通话,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说话的模式。但现在问题就在于重庆成都这些地方大家都不太愿意说普通话,即使跟外地人交流,也是用方言。我老公就常常感叹说,生活在说方言的环境里,自己就快被同化了,慢慢的也开始说四川话。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身边的人,已经有好几个认识的朋友,虽说是外地的,但现在也开始说四川话了,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方言的影响力。

尤其是老一辈人基本上很少会说普通话,那是因为他们受教育的限制所造成的,随着现在教育的大力发展,其实普通话相比以前已经很大众化了。我觉得普通话和方言都要掌握好,相辅相成,因为方言也是我们成长的一个记忆。


玩转西藏


成都、重庆并不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外来人口并不算多,在这两座城市工作、生活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四川、重庆本地人,四川、重庆各地的方言差异不大,因此用方言交流完全没有障碍,也更加通畅,使用普通话交流不是必需的。

西南官话已经根深蒂固,传承了几代人,且使用人群十分广泛。除成都重庆以外,包括陕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一些局部地方语言与之相近,很多词语表达的意思相同。在局部大区域上,西南官话流通性强。

两个城市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普通话的普及并不算强,川渝人并没有人人接受普通话的学习。故而存在普通话不标准,普通话不普及的情况。在普通话不够标准的时候,本地人会选择更少的说普通话,造成了不断的循环。

同时,西南南官话中的重庆方言,与普通话较为接近,重庆人认为大家都能听懂重庆方言,因此更少讲普通话。

以上仅是橙籽个人的游玩体会,欢迎在下方冒泡开坑,聊一聊你的认为重庆那些话!


沐橙籽


南方很多城市的本地人多数说方言,偶尔夹着普通话,一直说普通话的主要是外地人。特别是长江以南的城市,包括重庆成都广州福建等。

这个和城市发达没关系。习惯而已。

而是,人家重庆原来就是一个具有自己语言特征的大国家-巴国。成都-蜀国。虽然后来归了秦国。当地人觉得方言说起来更丰富,反而说普通话显得别扭,这和日常生活中用外语一样,不是最母语言就不方便。


终南高扬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上升到为什么长江以南地区很少有人说普通话。南方人日常不用普通话交流主要受地域影响。众所周知,普通话是以北方官方为基础方言,以典范得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距离北京越远的地区普通话说的越不标准。尤其像重庆成都、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区,如果当地人说起方言啦,北方人就是有通天的本领也听不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已经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对于他们来说,当地方言就是通用语言,对普通话的认同感相对差一点。



就拿北方的唐山天津等地来说,受当地语言体系影响,日常交流基本使用方言,即便说普通话也会带着浓重的方言味,就像我们常说的东北话大碴子味儿。
其次就是重庆成都人的发声习惯问题啦,说话时舌头有种直来直去的感觉,所以在讲普通话时感觉有种瘪着嘴的感觉,听起来也怪怪的。


落榜进士V


一个在成都的重庆人,也来回答。

首先,这个问题有以偏概全之嫌。并非凡是重庆成都人,都不说普通话,至少本人就可以说一口普通话,但视对是说本地方言呢,还是普通话。说方言,咱就对方言,说普通话,咱就回普通话。而且这种人,也并不少。本人没在北方呆过,纯四川人(重庆以前属四川,现虽行政分离,但精神属性仍属一家),普通话,就通过看电视电影也就会了,以至去北方旅游时,当对方得知我是南方人或四川人时,一般都会说:听你说话,不像四川人呀,也不像南方人。但我其实也知道,虽然卷舌音对我来说,可以自如对付,然而,舌边音,前后鼻音,还是有困难的。这也是困扰南方人的共性问题吧。不过,还不至于影响到交流。

在重庆,四川,不说普通话的,是年龄比较大的人群,年轻人,中年人普遍是能说普通话的,少年儿童,更不在话下,幼儿园,中小学学生,全部说普通话了。这种现像全国皆有,上海,广州的小学生们,现在能说普通话而不能说者,已是不少了。如此,现在需要担心的反而是,方言被普通话排挤或替代之后,诸如川方言,渝方言,沪方言,粤方言等等方言,会否消失?这些方言都的鲜活程度,并不是普通话可以完全替代的。再说,这些方言不就是历史兼自然遗产吗!

其实,重庆四川方言,也属北方语系之一种。用慢一点的语速,通俗一点的用词,并不难理解。最著名的例子可以举出邓小平邓公。邓公一生说一口带广安口音的四川话,邓公的话,都能听得懂吧。

语言这种东西,是得有点语言天赋的。就以自己举例,本人打死数学考不及格;而我弟弟,对数理化看一眼就会,五年的小学,三年就毕业了,跳了二级,后来以高出录取分数线几十分的成绩,考如西南财大。上大学时,平时喝茶打麻将,考试时,稍为突击一下,就是年级的一二名。但是,你让他说普通话,也同样是打死也不会的。这才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的活标本。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