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徐國遷都之謎,或爲形勢所逼,又一個楚國北進的受害者

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徐)偃王處黃池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穆王后得驥驟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於是楚文王大舉兵而滅之。偃王仁而無權,不忍鬥其人,故致於敗。乃北走彭城武原縣東山下,百姓隨之者以萬數,因名其山為徐山。”

因這一段記載有明顯的自相矛盾之處,不少專家對此持否定態度。穆王處於西周早期偏晚時,當時,楚國還沒有興起;而楚文王則處於春秋前期莊王稱霸之前,兩者之間相差數百年。

從楚、徐兩國的歷史發展看,楚攻徐應該是在春秋時期。春秋前期,楚國開始興起,當齊桓公稱霸中原的時候,楚國也開始強大起來。楚國為了與齊國爭奪霸主地位,不斷向北推進,先後滅掉了許多諸侯小國。徐國正處於齊楚之間,楚國與齊國爭霸,徐國就成為重要障礙。

古徐國遷都之謎,或為形勢所逼,又一個楚國北進的受害者

這一時期,徐國的立場是聯齊抗楚,徐王嫁女於齊,稱徐姬。但齊國僅僅是把徐國當作減緩楚國兵鋒的屏障,這樣,徐國成為齊楚爭霸的犧牲品也就不可避免。

“僖公十五年(前645年)春正月,楚人伐徐。三月,諸侯大夫救徐。秋七月,齊師、曹師伐厲以救徐。冬,楚人敗徐於婁林。”楚人的這次行動很可能就是《韓非子》、《淮南子》、《後漢書》等古籍中所記載的“伐徐”。

弱小的徐國自然不是強大楚國的對手,受到了沉重打擊,徐國北遷很可能就是在這個時候。婁林之役後楚、齊、徐等國家的表現也反映出徐國已經北遷。

首先是楚國,在婁林之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徐楚之間再未發生戰爭;

其次是齊國,婁林之役後的第二年冬天,齊會同魯、衛、鄭、許、曹等諸侯國會於淮,奇怪的是,諸侯在淮河會盟卻沒有“居於淮上”的徐國參加;

再從徐國的表現看,婁林之役後在史籍中一直不見徐的蹤跡,直到二十多年後才又有了“徐伐莒”的記載。而此時,楚國在徐國東南頻繁用兵,不斷逼近徐都後來又攻佔了靠近徐且與徐國有著同宗之源的群舒小國。徐國不僅對楚國的攻勢毫無反應,卻長途跋涉向北去攻打遙遠的莒國。如果徐仍在“淮上”,這切自然不好解釋,但如果徐已經北遷,距淮河已很遙遠,淮河上發生的一切事情就已經與徐無關。同時,徐北遷以後距莒國很近,因此會發生糾紛。

徐國北遷的事實從吳滅徐的軍事行動中也可以看得出。公元前515年,吳王僚命公子掩餘、燭庸率師伐楚,公子光趁機發動政變,殺吳王僚。在前線作戰的掩餘、燭庸聽到消息後分別逃到了徐國和鍾吾國。

公子光即位後稱吳王闔閶,他令徐執掩餘、鍾吾執燭庸交給吳王,而徐和鍾吾卻將二人放走到了楚國。楚國將二人封在舒地。闔閭大怒,遂於公元前512年攻克舒,殺死掩餘和燭庸,接著又揮師北上。是年冬天,先是滅掉了鍾吾國,接著又圍攻徐國,徐王章羽投降,徐國滅亡。

從吳國的進攻路線看,是先攻鍾吾後攻徐。鍾吾即漢代的司吾縣,其位置是在江蘇新沂南15公里的沭河東岸。如果徐都仍然在淮河下游的話,鍾吾正好在徐以北,而吳又在徐東南。按照當時三國的位置,吳只能先攻徐,而不能先攻鍾吾後攻徐。如果吳先攻鍾吾,徐是其必經之地。按照昊王闔閭的個性及當時的戰略形勢,他都不可能繞過徐先攻鍾吾。吳國之所以先攻鍾吾後攻徐,這隻能說明徐國已經不在淮河下游帶,而已到鍾吾以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