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狄仁傑

碰到案子,找狄仁傑。大唐神探的名聲不是靠水軍吹出來的。狄閣老捻鬚一笑,基本上就水落石出了。

可如今,江湖有一些瑣事,再次嘰嘰喳喳打起了嘴炮。當事人發揚死磕到底的槓精作風,爭先恐後的把自己描述的比純淨水都純,饒是如此,還遭遇了不公正的對待。

科舉成績掉包的事情,撲所迷離。雖然都發出了撇清聲明,但身為資深吃瓜群眾,對於這樣的說辭,只當是“改天我請你吃飯”的客套話,如果你非信不可,誰也拿你沒轍。

我不是狄仁傑

對於這場鬧劇,民間的三個俗語,放在家長、考生和那誰身上,或許能看清一些套路。

家長,賊喊捉賊。按理說,家長都是過來人,而且是有身份的過來人,不會幹這些賠本的買賣。不管誰是賊,既然扯嗓子吆喝了,被潑了髒水的就得一查到底。又不是那些費盡心思想出名的網紅,沒必要用雞蛋去砸石頭。再說了,自己的孩子什麼水平,心裡都跟明鏡似的。如果為了給孩子謀取一個錦繡前程,就去碰科舉考試的瓷,這個代價有點大。

我不是狄仁傑

學生,戲精附體,情非得已。掉包的事件公佈以後,還有人給出了“陰謀論”的推理。稱從頭到尾都是孩子一個人的表演,在學校考試可以作弊,用好成績去糊弄家長;到了科舉考試的時候,瞞不住了,又不想坦白被家長胖揍一頓,只好出此險招。唯一費解的是,孩子這麼肆無忌憚的潑髒水,被潑的人會願意嗎?等真相大白的時候,就不是挨頓揍這麼簡單的懲罰了。

那誰,蒼蠅不叮無縫蛋。屁股底下如果幹淨,就不怕別人惦記菊花。這些年,科舉不公的事情時有發生,不斷挑釁吃瓜群眾的承受底線。每當有猛料曝出的時候,總會引起一陣嘖嘖讚歎:哎呦我去,萬萬沒想到,這事兒還能這樣玩。就算闢謠了,洗白了,還是很難撫平曾經的瘡傷。就像愛偷腥的貓,說好的吃素食,能長壽,遇到魚兒投懷送抱的時候,早已忘記了矜持。

我不是狄仁傑

人生苦短,沒空性感。

坐等真相,啪啪打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