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特效國內頂尖,劇情中規中矩,推理嚴重弱化,《狄仁傑》驚奇銳減

要說今年對於本坑君來說最期待的電影,除了《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之外沒有別的,因為徐克當年開創了一個推理和徐式武俠結合最契合的系列電影。

當年一部《狄仁傑》打造了一個電影經典系列。

特效國內頂尖,劇情中規中矩,推理嚴重弱化,《狄仁傑》驚奇銳減

當初《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首次讓人們看到超級特效和嚴絲合縫的推理敘事以及徐氏武俠片三位一體的經典,以推理劇情為骨骼,以徐氏武俠驚奇為皮肉,以超級特效為裝束,這是當年《狄仁傑》成功的理由,第二部《神都龍王》一出來就被人詬病,年輕的狄仁傑雖然在故事劇情上有所削弱,不過完美的打鬥效果和特效輔助,仍舊使其不失為一部好的作品。

也正是因為前兩部把狄仁傑系列的大世界觀給收尾銜接,才讓人們更加期待下一部。

結果今天本坑君看完四大天王之後,只能長嘆一聲,不如前也。

一部以推理取勝,情節曲折為主的系列電影,當被用精美絕倫的奇幻特效為主來渲染的話,那麼它是否失去了系列電影的可看性和群眾的認知度。

如果說特效的運用,無論是皇宮金龍的幻術大師,還是結尾的幻術比拼,在國內無疑是頂尖的,可是在本坑君看來卻落得了下乘,特效在造型,流體運用方便可圈可點,不過在動作方便仍舊是受限於國內的約束,也有可能是資金問題,不夠流暢,有些效仿西式大塊頭怪物,動作卻沒有做到更加流暢,倉促結束。

前兩部狄仁傑特效的關注點在細節,小小的細節完成的盡善盡美,所以看客很舒服,而這一部卻更多的是依靠電腦其它原有模型的運用。

說句不好聽的,模型師和材質師做到了極致,可是動作骨骼師卻是做的低了一等。

這是出於一種國內行情的受限,無可厚非。

至於劇情方面,推理之處無緣無頭,弱化的太嚴重,狄仁傑彷彿成了生而知之的人,交代太過蒼白,劇情銜接僵直,全靠回憶來湊,這是犯了當下電影的大忌。

再者從電影的一開始的宣傳來看,就說其中有對人性的揭露和思考,這樣也許是徐老怪想要表達自己的一些觀點,對於佛,對於魔,對於人心,不過在這樣一個推理系列電影用的卻是特效和幻術來表達,顯然很蒼白,疑惑是結尾留白太大,倉促鋪墊,顯得極度生硬。

一整部電影看下來,降低了徐氏武俠的動作細節剖析和精彩,增加了電影特效的大範圍潑墨,可以說是節約了資金也節省了演員的拍攝時間,可是也把這部系列電影更拉低了一個精彩的維度。

徐老怪這兩年針對魔幻特別鍾愛,或許是受自己思想的變換影響,或者對於特效的過分鐘愛,從奇門遁甲到現在的四大天王,雖然後者特效比前者做的要好了多少倍,可是仍舊超越不了前兩部的精彩,這不由得不讓人心中乏味。

在如今國外大片特效的狂轟濫炸之下,想一想就明白,觀眾對於特效的追求已經沒有那麼多的驚奇,國內電影中出現的怪物特效,除非是全部架空一個奇幻世界觀,觀眾們基本看到之後,心裡默默想,哦哦哦這是某某大片裡的角色。

所以本坑君認為,狄仁傑系列還是應該以劇情推理為主線,以武俠打鬥驚奇為支線,融合民族文化加以特效點綴才有可能超越前兩部的頂峰。

最後說一句,當本坑君看到電影開始的人員介紹和最後的落幕所做的特效,本坑君第一感覺就是,這一部徐老怪你也太敷衍了。

難道真的是資金不夠了,抑或你在憋一個大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