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多舉措開展涉軍維權工作

(見習記者 薛宏冰)“受理審結涉軍案件60多起,協調解決各類糾紛800起,為部隊和軍人軍屬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2000多萬元。涉軍糾紛和案件發生一起、處理一起、了結一起,無超過審限、無信訪和上訴案件發生,解決一大批涉軍矛盾和糾紛,形成了具有特色鮮明的涉軍維權工作經驗,多次受到省委政法委、省高級人民法院的肯定和好評。”7月31日上午,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全市法院涉軍維權工作情況。

記者從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近年來,市中級人民法院立足審判工作職能,自覺將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的工作理念貫穿法院工作全過程,堅持做好涉軍維權工作,用心構建維軍長效機制,全力化解官兵涉法糾紛,出臺《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大調解、精細審判”二十條》等規定,建立“庭前調解,庭上調解、判前調解”和“及時裁判”的“三調一判”審判方式。

全市各縣區法院也推出了涉軍維權舉措。召陵區人民法院建立了涉軍維權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接訪、“一條龍”服務、“一攬子”保障、“一盤棋”聯動,同時設立涉軍案件“受理窗口”和“審判專用法庭”,探索“三溝通、三創新、三推進、三結合”做法;臨潁縣人民法院聯合人武部開展了“煩惱對我訴、困難我來幫”活動;源匯區人民法院總結了“五抓五確保”的維權工作路子;舞陽縣人民法院實行涉軍維權案件快速立案、快速審判、快速執行和優先辦理的“三快一優”辦案模式,審結的涉軍案件,最快只用12天。

在抓好涉軍案件審判的同時,全市法院不斷拓展維權內涵、豐富維權內容、改進維權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具體案件辦理上,由側重解決具體涉法問題,向既維護合法權益又提高軍人軍屬法律素質轉變,做到維權與普法結合、維權與維穩並重,同時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各類普法活動,年初以來,送先後為駐漯部隊講法制課6次,舉辦法律知識講座10場,為官兵和群眾贈送法律書籍200多冊,受教育官兵和群眾250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來源;漯河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