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七類潛規則,好人幾乎寸步難行,流毒至今未除盡

水滸傳作為一部名著,承載著揭露社會黑暗面的使命,據不完全統計,全書描述了七類潛規則,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幾乎找不到一個群體不用潛規則。本文來整合這七類潛規則。

一、民間契約有老賴。鎮關西鄭屠是水滸中一個老賴,他看上了賣唱的金翠蓮,就強媒硬保,霸佔為妾,虛錢實契,就是寫了契約,說花三千貫買下金翠蓮,但錢沒交一文,強佔了金翠蓮,不到三個月,鄭屠的大娘子不容他納妾,就把金翠蓮趕出來,還安排店家向金家父女索要三千貫錢。這麼一來,金翠蓮被鄭屠白睡了近三月,還得倒貼三千貫。產生這種冤情的原因是鄭屠與金翠蓮地位不對等,金翠蓮明知虛錢實契風險大,但沒有話語權,只能順從。
水滸七類潛規則,好人幾乎寸步難行,流毒至今未除盡

現在也有類似的案例,簽訂合同雙方嚴重不對等,強勢方要先簽約,過一段時間再按合同交款,弱勢一方因為沒有話語權,只能接受這風險大的做法,萬一對方不守合同,自己明顯受害,打官司都卻打不贏。

二、美滿家庭有“逆子”。宋江殺了閻婆惜後,官府到宋太公家拿人,宋太公說早就與宋江斷絕了父子關係,原因是宋江忤逆,這是一個標準的潛規則。宋江根本沒有忤逆,只是作為基層小吏應對隨時可能遇上的倒黴事提前做的應急準備,當時當官易,做吏難,有功勞全是官員的,有錯誤來背鍋的必是小吏,因此當小吏的都被迫想出這種奇葩的辦法,避免連累家人。任何奇葩做法背後必有一個黑暗的社會現實。
水滸七類潛規則,好人幾乎寸步難行,流毒至今未除盡

當前仍有人為蠅頭小利而假離婚,難道不是玩宋江玩剩下的潛規則嗎?

三、生死存亡一筆定。武松為兄報仇,手刃兩仇人,自己拿著人頭和口供,到官府自首。自己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殺人償命。按當時法律,殺人分故殺、鬥殺、誤殺三種,故殺最重,要償命,鬥殺次之,要刺配,誤殺最輕,有可能不負刑事責任,要經濟賠償。武松的情況比較特殊,一是在情理上武松是值得同情,兩個死者都有嚴重過錯;在法律上講,任何朝代的法律不允許自己去報仇,有仇要報官,官府給你破案(實際上這一點官府如果做好,誰還自己報仇?)這樣一來,武松殺潘金蓮就是故殺,殺西門慶是鬥殺。另外武松還私設公堂,又是重罪,如果按法律,武松被判死刑。縣官和府尹對武松還不錯,改了卷宗,憑空給潘金蓮加上許多過錯,如不允許武松祭奠哥哥,還推倒武大郎的靈床,武松出於人倫大義,嫂嫂爭鬥,不小心殺了嫂嫂,由故殺降為誤殺。憑空把武松主動找西門慶變成西門慶主動找武松打架,這樣使武松由進攻式鬥殺變為防守式鬥殺。修改這些後,武松由死罪變成活罪。
水滸七類潛規則,好人幾乎寸步難行,流毒至今未除盡

類似的案例還有宋江殺閻婆惜後,縣令把責任推到一個小小的唐牛兒身上,對宋江百般包庇;楊志殺了牛二,因為牛二沒有家眷,無人給府尹施壓,再加上平時牛二做了不少壞事,府尹把楊志的款狀改了,成了一時鬥毆殺傷,誤傷人命,罪頓時減輕了許多。當今於歡案,一審無期徒刑,二審五年,差距如此之大,不說明問題嗎?如果說這幾位老爺還有些正義感,利用潛規則做了好事,那下面這幾位就不那麼善良了。
水滸七類潛規則,好人幾乎寸步難行,流毒至今未除盡

四、公人收錢變殺手。林沖被判刺配滄州後,高俅仍不放過他,暗中買通公人董超薛霸要在半路上結果林沖,要不是魯智深一路保護,林沖早就見了閻王爺,非常有意思的是董超薛霸還用同樣的辦法殺盧俊義,當然燕青暗中保護盧俊義,用箭把這兩傢伙幹掉了。張都監派四個公人在半路上結果武松,武松比林沖盧俊義強的地方就在於有腦子,通過察言觀色知道公人想幹什麼。一人幹掉四人,又回去端了張都監的老窩。
水滸七類潛規則,好人幾乎寸步難行,流毒至今未除盡

五、交錢不打殺威棒。審案和刺配路上有潛規則,到了目的地可以不潛規則了嗎?仍然有潛規則在等著,針對犯人有一系列配套的潛規則等著他們。林沖刺配滄州後,學得識時務了,被差撥罵了個狗血噴頭,不但沒發火,等人家罵累了休息時拿出五兩銀子送給差撥,另取十兩委託差撥送給管營。上下都打點了,按規定的一百殺威棒就不用打了,胡亂找個藉口,林沖就按差撥教的說生病,暫時寄下這頓打。宋江刺配江州後,也是上下花錢,也不用打殺威棒。


水滸七類潛規則,好人幾乎寸步難行,流毒至今未除盡

六、富兵立功不衝鋒。針對犯人有那麼多潛規則,那軍隊裡總該清朗些吧,錯!潛規則更明顯,高俅帶領大軍征討梁山時,軍中的不成文的規定是有錢的士兵不用上戰場,但能冒領別人用生命換來的功勞,沒錢的兵就必須上前線衝鋒陷陣了,萬一為國捐軀,功勞可能被記在沒上戰場的兵頭上。這種奇葩的潛規則註定大宋官兵戰鬥力差,一打就散,一擊即潰。
水滸七類潛規則,好人幾乎寸步難行,流毒至今未除盡

七、邊防報喜不報憂。基層潛規則多,高層更多。國家一品大員,竟然把邊防吃緊的消息瞞而不報,高俅、蔡京、童貫、楊戩等奸臣,把持朝綱,欺上瞞下,遼國進攻,邊關不保,竟然不報告給皇上,天天唱讚歌。童貫和高俅打梁山時,明明打了敗仗,硬說是水土不服,暫時休戰。

今日一悟:宋朝之所以滅亡是有歷史必然性的,從全社會這種道德、司法、人倫、吏治、軍隊、高層等層面全面混亂,好人寸步難行。聰明的讀者朋友們,您還能找出哪些潛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