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感谢贫穷”背后是应试教育的盲区

虹野:“感谢贫穷”背后是应试教育的盲区

《河北一寒门女孩707分考入北大!她写的“感谢贫穷”一文看哭了所有人……》突然在朋友圈传开了,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引起人的共鸣是意料中的事情,对于国人来说,不管现在是富贵还是贫穷,几乎绝大多数的人都经历过“贫穷”,贫穷带来的影响可谓是刻骨铭心的。

虹野:“感谢贫穷”背后是应试教育的盲区

但是,“感谢贫穷”仍然是自己永远无法说出的话。诚如这位寒门女生所说的那样:“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贫穷给我们每个经历过贫穷的人都带来了难以忘记的痛苦,甚至是生命,“感谢贫穷”的结论无论如何自己都无法得出。不管贫穷给自己带来了多少坚韧和意志,不管贫穷使得自己掌握多了多少生存的技能,也不管贫穷赋予了多少能量让自己努力而“远离贫穷”,消灭贫穷、远离贫穷永远都是国人的梦想。

虹野:“感谢贫穷”背后是应试教育的盲区

贫穷的经历给我们带来的所有的品质,我们都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在教育中可以拥有坚韧的意志,丰富的知识技能,阳光的心态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但是通过教育却不用让我们经历贫穷的痛苦,也不用狭隘我们的眼界……

“感谢贫穷”或许是这位北大女生以及广大经历过贫穷的人的心声,认为自己从贫穷中获得很多,甚至历史上还上演过“忆苦思甜”彰显贫穷的“正能量”,可是我还是要说,贫穷给你的所有的一切优秀品质,教育都可以给你。

可是,还是有人在今天说出了“感谢贫穷”,无视贫穷带来的惨绝人寰的灾难,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摆脱贫穷,或许对于考入北大这样的学校的“寒门子弟”来说,未来有机会摆脱贫穷了,可是绝大多数的贫穷子弟都无法通过科举式的教育致富。

也正如这位“感谢贫穷”的准北大女生所言“贫穷狭窄了我的视野”,贫穷让我们习惯了贫穷,贫穷让我们习惯了通过恩赐的方式致富,贫穷让我们遗忘了贫穷的痛苦,贫穷让我们丧失了理性……

虹野:“感谢贫穷”背后是应试教育的盲区

教育不应该也不能让所有的人致富,但是教育却真的可以给每个人致富的优秀品质。消灭贫穷还是靠拥有优秀品质的人来创造更多的财富,让拥有优秀品质的人占有更多的财富却不能消灭贫穷。教育从来都不应该是分配财富的手段。

我们不应该也不用“感谢贫穷”,更不能像这位“感谢贫穷”的准北大女生那样以逃离贫穷为动力而“感谢贫穷”,而应该通过教育培养出更多拥有优秀品质的人来创造财富消灭贫穷。可是我所说的恰恰是应试教育的“盲区”,我们的应试教育正在制造为逃离贫穷而“感谢贫穷”的人。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