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是1958年才開始使用的,在這之前,人們是怎麼記讀音的呢

如果問您,咱們的文字是怎麼產生的,您大概馬上就會想到“倉頡造字”的故事,對吧?不過,問到中國字為什麼要叫做漢字的時候,好多人會想當然的回答說,因為是漢族人使用的文字呀。這樣的答案可不夠準確,讓我們從漢字的誕生開始,來看看那些發生在漢字身上的故事。

說起來,雖然現在基本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字,但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所有人的祖先都在用同一種方法做記錄,那就是圖畫。

文字還沒有被髮明出來的時候,人們要是想記錄下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且還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們也知道這件事兒,通常就會去找一個洞穴,再在這個洞穴裡找一塊相對光滑平坦、可以刻畫的石壁,然後把這件重要的事刻畫在石壁上。這樣,既能保證這件事兒不會因為口舌相傳,被傳得偏離了真相,又能避開風吹日曬,儘可能延長這些圖畫的壽命。

漢語拼音是1958年才開始使用的,在這之前,人們是怎麼記讀音的呢

當然啦,這種洞穴並不常見,還有很多刻畫在岩石上的圖畫留存到了現在。比如在連雲港錦屏山南麓的將軍崖畫,據專家考證,這幅畫距今大約有7000年;更古老一些的石洞壁畫,是在西班牙北部的一個小鎮,2016年考古學家公佈,那面壁畫估計有1.45萬年曆史了。

後來,等到畫畫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時,文字就應運而生了。不過,關於文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各個民族都有不一樣的說法,好吧,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終於可以使用文字,不用再考驗畫功和看圖說故事的能力了!

咱們的漢字,據傳說,是倉頡在參加集體狩獵活動的時候,受到了啟發,開始發明的。咦?這打獵和文字有什麼關聯呢?原來啊,是打獵那天,倉頡走到一個三岔路口,看到幾個老人正在爭論要往哪邊走。一個老人堅持往東,說那邊有羚羊,一個老人說要往北走,那邊有一群鹿,還有一個老人激動地要拉著大家往西走,說那邊有兩隻老虎,不去就等著後悔吧。

倉頡走上前問了之後才知道,原來這些老人是根據地上的腳印來判斷的。突然,他腦子裡靈光一閃,既然一種腳印能代表一種動物,那麼其他的東西,是不是也可以用符號來表示呀!於是乎,我們的文字,就開始慢慢地、一個一個地被創造出來了。

漢語拼音是1958年才開始使用的,在這之前,人們是怎麼記讀音的呢

不過,文字雖然被創造出來了,結果大家學著學著就跑偏了。到了戰國那會兒,字形混亂到一個簡單的“馬”字,單在齊國就有三種完全不同的寫法!所以,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每天開始處理國事,本來就很累了,再看到寫得亂七八糟的公文,更是忍無可忍。為了讓辦公方便點,順便提醒百姓們,國家已經統一成了一個,就命令全國統一用小篆來寫東西。

誒,這還沒完,雖然統一成了小篆,但是這種字體的筆畫還是很複雜,有個叫程邈的文官就深受其害。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研究出一種比小篆更好寫的字體,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隸書”。

這個發明可不得了,隸書直接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所以,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秦漢時期是很重要的分水嶺。秦漢以前,漢字處在“造字時代”,從漢代開始到唐代,屬於漢字“造型時代”。

現在,您知道我們國家的文字為什麼叫“漢字”了嗎。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呀,就是為了紀念漢朝對中國文字做出的重要貢獻:漢朝在秦朝統一文字的基礎上,對所有的文字進行了整理、規範、除舊佈新等深加工,也孕育了楷書、行書、草書等優美的書法藝術。

好了,關於漢字誕生的故事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不過,這字是造出來了,還得學會怎麼讀才能用啊。我們現在用的漢語拼音可是1958年才開始使用的,在這之前,人們是怎麼記讀音的呢?我們先來看看古人們是怎麼記的。

漢語拼音是1958年才開始使用的,在這之前,人們是怎麼記讀音的呢

第一種方法叫譬況法,就是用描寫性的語言來說明某個字發什麼音。舉個例子,《公羊傳》裡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春秋伐者為客,伐者為主。”這裡面的兩個伐字,一個表示攻擊別國,一個表示被別國攻擊。怎麼區分他們的不同呢,古人說:“伐人者為客,讀伐長言之”,“見伐者為主,讀伐短言之”。就是說,要根據讀音長短來區分這個字的兩種不同含義。

第二種方法比較簡單,叫讀若法,就是用讀音相近的字來注音。比如,用汗水的“汗”字來給睡覺打鼾的“鼾”字注音。當然啦,這樣注音會存在音調不同,讀音準確度不高的現象。

第三種方法叫直音法,吸取了讀若法的教訓,直接使用讀音一模一樣的字來注音。

不過,對古人來說,最準確的注音方法還是第四種反切法。佛教傳入中國後,接觸了梵文字母的人們醒悟到,漢字的音節也可以分成聲母和韻母兩部分。大家就開始嘗試用兩個字來拼出另一個字的讀音。

然而,會讀會寫之後,並不意味著漢字就可以被所有人隨心所欲地使用了。關於漢字的使用,古人可是十分講究的,有各種各樣的避諱需要牢記,不然搞不好得罪人不說,還會捱打,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會坐牢。

首先要避諱的就是當朝皇帝和他的爸爸、爺爺的名字。比如“正(一聲)月裡來是新年”這句話裡的“正(四聲)”字,本來應該是發四聲,但是因為秦始皇是一月份出生,取名叫“政”,所以,人們就把“正(四聲)月”的“正(四聲)”字從四聲改成了一聲。

越往後,關於君王名字的避諱就越來越多,秦始皇只是要求避諱和自己名字發音一樣的“正”字,從三國開始,連和君主名字讀音相近的字都要避諱了。慢慢地,還要避諱帝王的生理缺陷、前朝的年號、帝后的諡號、皇帝的生肖等等。

這就導致文官們要花費很多精力,把犯了皇帝避諱的字給改過來。舉個例子,您記不記得杜甫曾經寫過《詠懷古蹟五首》,其中第三首裡有一句是“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這裡的“明妃”就是指王昭君,不過這是為什麼呢?

根源還是王昭君的名字犯了避諱,司馬昭當年雖然沒有稱帝,但因為他被追封成了晉文帝,所以東晉人就硬是把漢代的王昭君強行改名成王明君了,還有我們熟悉的蔡文姬,人家原名其實是叫蔡昭姬來的。

改人家名字都還算輕的,因為漢明帝大名叫劉莊,漢人就給“莊周”改了個姓,叫人家“嚴周”,《莊子》一書也被改了名,成了《嚴子》。

漢語拼音是1958年才開始使用的,在這之前,人們是怎麼記讀音的呢

好在皇帝也能理解大家的不容易,為了方便避諱,他們給自己的孩子取名漸漸形成了三種約定俗成的方法,一種是用單名,一種是用生僻字,另一種就霸氣了,直接重新造一個字。

說起來啊,漢字的其他避諱還有很多,要是細細數算,都可以單獨成一本書了。所以這一次,咱們就先說到這。

中國漢字的故事,和我們的歷史一脈相承,幾乎每一個漢字背後,都有一個小故事,給大家推薦這本書,也是希望大家通過了解我們平常用的這些文字,來了解我們的文化,從而呀,能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咱們的漢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