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爲守一個村,兩個兒子「遠嫁」山外,穿著講究生活有潔癖


山西忻州以北70公里的一座海拔800米大山裡,有一個只住著一位八旬老人的村莊,村裡沒有電、沒有自來水,沒有我們每天賴以生存的一切家電和現代化工具。對於彭婆婆來說,日出日落是一天,一本日曆翻完就是一年。

車沿山路向大山高處攀爬。途中秋雨淅淅瀝瀝下著,越往前走,山路越不明顯,漸漸被一尺多高的青草所掩蓋,車過處,不時驚飛藏於草叢裡的野雞。車在草叢中前行,攀上一個山坡時,望見了山坡對面山樑上的荒棄的村落。只好停下車,徒步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下山坡,再往對面的山樑攀爬。

我們推開門,黑咕隆咚的土屋裡出來一位穿著整潔、佝僂著背、身體較瘦的老人,聽了我們的來意,老人讓我們進屋,“人老了,眼雖然不花,但耳朵不好使了,你們大聲說話我才能聽到。”老人表達口齒清晰。


看到我們老人很熱情的與我們攀談起來“我今年84 歲啦,我們這個村子叫康家莊,原來有40 來口人,我們這裡的坡地只能種一些耐旱的穀子和土豆之類的農作物,遇到乾旱年景收成很少。從八十年代開始,村裡人陸續搬遷到了山下的村莊,在最近十幾年裡,這個村子只剩下我一個人了。”

彭婆婆有兩個兒子,一個閨女,都已年近半百。因為家裡太窮,兒子外出打工,找了戶人家當了上門女婿。“說出來,你們可別笑話俺們。”這成了老人難以啟齒的事情。但是想到家裡沒錢娶媳婦,比起村子裡的單身漢,兒子能結婚已經不錯了。

老人說,兩個兒子走出大山後,他們基本喪失了主動與孩子聯繫的機會。他們沒有手機,寫信更是困難,只有在家裡眼巴巴乾等著兒子推門而入。他和大山對話,生活簡單到無法想象,每隔十天半月,老會走一個多小時的山間小路,到三里外的村子聽聽人家的戲匣子,看看電視,瞭解一點大山外面的世界。


彭婆婆依然用爐灶生火做飯,吃著自己種植的原生態蔬菜,喝著山上的溪水生活。一天只吃兩頓飯,掛麵、玉米糊是她每天的食物,鮮有肉食。粗茶淡飯,老人充實而滿足。

前幾天,彭婆婆剛下山參加重外孫的婚禮,一早步行下山,晚上又摸黑走回來,身體有點吃不消。老人說自己現在啥不也想了,把自己收拾乾乾淨淨,不讓兒女們擔心,實在無聊了就到老伴的墳前陪他嘮嘮嗑。離開的時候,已臨近傍晚。雨停了,山色陰沉下來,秋草散發著特有的清香,山野的空氣格外沁人心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