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八十年前的大师听完就笑——一本书解决!

1916年康有为在给当时的教育总长范静生的信中说了一句话:“今无论教科书之谬陋也,即使有条不紊,则编者可代为教主,可代为圣人矣。”

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八十年前的大师听完就笑——一本书解决!

范静生(即范源廉,著名化工专家范旭东之长兄),民国著名教育家

康有为这句话不是无病呻吟,民国教科书内容从民国元年的古文杂选、时论、经子文选、古文家派选到逐渐有白话文、小说戏曲、世界文学名著、社会问题等被选入,在逐步科学化、艺术化、三民主义化的同时,也存在新思想新理论随意拼接,强行塞入,剪刀浆糊就可以写教科书的现实。

吕思勉则讲述了一个中学教师拿高中国文教科书来请教自己的故事,他作为一个国学大师,面对这教科书确实十分汗颜:书里的材料包括了四书五经、先秦诸子、正史通鉴,现代散文小说,派别和体材上包括了骈文、散文、诗词歌赋、小说平话等,几乎是无所不包,面面俱到,六十岁的民国大教授却不讲不好一本高中国文教科书,足以说明当时的教科书问题很多特别是泛而不精。

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八十年前的大师听完就笑——一本书解决!

高山仰止吕思勉

由于语文教科书的选材不精编排逻辑混乱,使得几乎“”打开任何一本教科书,差不多都是几篇论文,几篇说明文,几篇小说戏曲,几篇游记“表面是全面撒网、希望学生可以博采众长,但是实际老师都很难教授好,更不要说学生的学习和领悟。

在面对全国上下国文教学之难题时,叶圣陶站了出来,而叶圣陶又是何许人也?

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八十年前的大师听完就笑——一本书解决!

叶圣陶(1894-1988)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提起叶圣陶,许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本童话集《稻草人》。《稻草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童话集,鲁迅高度赞誉,郑振铎也为之作序,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叶老笔耕不辍,成为一名誉满海内的知名作家,又是一个素有经验的资深编辑,这些经验和能力无疑为他编写儿童教材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开明国语课本》中的课文生动活泼,充满童真童趣,语言也是近乎儿童的语言,便于儿童更好学习,以儿童口吻来述说,以儿童的视角来思考,这在中国国文教科书上尚属首次。

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八十年前的大师听完就笑——一本书解决!

《开明国语课本》的文字和插画

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幼童读物,也区别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小学教科书,这本教材不仅仅一改古板老套的语言,而且充满了对于儿童思考和想象的启发和鼓励,真正把平等、自由、民主、学术的思想渗透入国民教育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国民小学语文课本的新范式。

最让人称道的还是课本字里行间传递的人文关怀和灌输的公民教育理念。这也是我们现代很多父母讨论这本教材、重新带孩子阅读这本教材的原因。而叶圣陶先生的卓越的导向意识,超凡脱俗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孩子们独立思考、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八十年前的大师听完就笑——一本书解决!

教材关系孩子的成长,影响着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当今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北师大版等各式教材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或许要更多思考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教育?我们要提供的是什么样的教材?

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八十年前的大师听完就笑——一本书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明建,《论民国时期的语文教科书评价及启示》(2018年9月)

2.瞿骏,《“民国范儿”的迷思——论清末民国教科书之“另一面”》(2014年9月)

3.刘霞,《民国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例》(2015年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