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结婚的那些事:原来形象崩塌的媒婆在古代地位这么高?

男女长至一定年纪,就要开始繁衍生息了,而婚姻是完成这一神圣命的桥梁,只有跨过这座桥梁,养育后代才是名正言顺的。早在远古,最早的婚姻都是以同族内的血缘关系共结连理的比较多。后来人类视野越来越宽广,看得多见得多,于是各个不同氏族之间通婚越来越频繁。

俗语说:“天上无云不成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结婚这件事就越来越慎重了,毕竟以后的以后,可是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从此要共枕几十年,而媒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开始的媒人,是特别受人尊敬的,为什么呢?毕竟她们要促成一段几十年的良缘,而且如果婚后,两个男女爆出这样那样的丑闻,是要砸她们的招牌断她们的财路的,所以初初的媒人们都特别尽职尽责。

古人结婚的那些事:原来形象崩塌的媒婆在古代地位这么高?

古人结婚不像今天这样便利:在《礼记》中就记录了从开始议婚到完婚结束,这个过程里需要经过六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里的纳采与问名都指出必须由媒人参与完成。而到了唐朝,则把媒人要做的事情写入了当时的法典176条,“为婚之法,必有行媒”。此处可见媒人的重要性。

古装影视剧里常见的,嘴角长粒大黑痣,头插大红花,一张菊花脸能擦二斤粉,一开口能把自己的推销对象吹得天上人间地下仅此一人时,粉就纷纷地往下掉的这种场面,毕竟多数是用来取乐之用,算不得数。在宋朝,媒人们都是有自己的行业和注册商标的,斧头和秤则是他们的商标标志,到了明朝,政府甚至给他们减免税银。可见媒人在中国古代是有多么的吃香了。

媒人的职业有官媒与私媒两种。官媒通常是官府里对辖下适婚男女到了年龄还不结婚,于是出面催促“你们年纪不小了,赶紧找合适的结婚生孩子”的这么一个代言人,毕竟古代人口红利不好,生儿育女这件事儿特别重要。

当然,官媒私下里也是可以接活的,“成就一门亲,换一身好新衣”,这个额外的外快,她们也是偶尔要赚一赚的。

古人结婚的那些事:原来形象崩塌的媒婆在古代地位这么高?

私媒就不用解释了,就是民间能言善辩的中年妇女,喜欢走街串巷,打听后宅消息门清的这么一群人,成了几对好姻缘之后,名气也慢慢涨了起来。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对儿女婚姻的重视以及后他们后半生生活的依托,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在男女不能见面的年代,媒人口口相传的人品,是婚姻嫁娶唯一的保证。为男子说亲是为“媒”,为女子说亲是为“妁”。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简单两句,决定了两个男女一生的命运。所以那个时候的媒婆,往往是每个待嫁待娶宅院的座上宾,当然报酬也是丰厚的。

及至后来,媒婆的名声越来越坏了,毕竟利益熏人心呐。精华与糟粕总是并存的,媒人队伍里更是稀松平常,全靠一张嘴,黑的可以漂成雪白雪白的,戏文里,卖烧饼的武大郎娶了个年轻漂亮的潘金莲,那个颇有心计且心又黑的王婆,不就是看见了风流的西门庆,与不安分的潘金莲的初遇过程,为了钱财撮合这么两个,最后还合谋把可怜的武大郎给毒死了?

古人结婚的那些事:原来形象崩塌的媒婆在古代地位这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