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被“快狗”迷人眼,“打车”才是真关键

58速运从58到家独立以来,在短途运输方面发展还是非常迅猛,最近又获得2.5亿美金的融资,创下了行业记录。不过,正当58速运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遇到了更名引发的舆论风波,这让58速运这个品牌一下子又走到了风口浪尖。

从58速运到“快狗打车App”

58速运更名“快狗打车App”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这件事情其实我觉得还是挺蹊跷的,感觉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毕竟改名是全国改名,为啥就几个地方抗议然后还引发了要说法,到底要什么说法也语焉不详,不过全世界倒是都知道这件事情了,58速运改名为“快狗打车App”了。

莫被“快狗”迷人眼,“打车”才是真关键

显然“快狗打车App”就是个名字,有些地方可能接受不了,但是互联网早就猫猫狗狗连猪也有,这个名字就是个名字,据说也是沿用了去年与58速运合并的GOGOVAN(即快狗速运)的中文名,“快”寓意快速,“狗”寓意可靠可信赖,之前也没听说有什么抗议的事件发生。其实更为重要的是还是“打车”两个字,为什么要用“打车”?为什么不用速运?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其他的业务诉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才会对行业造成更大影响。

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快狗打车在业务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但是在用户理念上有了更多的提升,他们其实是希望通过“打车”这个词让C端消费者更加认同快狗打车的品牌,使其成为普通用户的一种选择,而不是现在主要以B端客户为核心,让更多的普通用户学会选择使用“快狗打车App”来满足自己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可能是这次更名的最核心原因。毕竟to B市场的总体规模还是比较有限,竞争机制也比较成熟,想要获得更高速的发展,就必须要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带货出行或成切入点

快狗打车想要真的立足于用户的C端业务,自然也要有不一样的切入点才可以。从目前打车和速运的业务结合来看,这项业务能够解决的最大痛点莫过于你想带点东西出门了。从快狗打车自身的定位来说,他们希望成为公共运输空缺的填补者,全方位满足用户带货出行的一切需求,包括上门搬家、建材运送、食品配送、电器家具运输、展览物资运送、宠物出游等一切公共交通不给运的、快递闪送运不了的、私家车装不下的、自己搬不动的特殊需求。当然,通过这些强需求来逐渐培养用户习惯,成为一个运货的滴滴。不仅仅让商户运输会想到“快狗打车App”,普通用户的运输需求也要想到快狗打车。

莫被“快狗”迷人眼,“打车”才是真关键

其实在美团进军打车行业我们就已经看到了这个领域并非铁板一块,在政策的挤压下,还是有相当多的机会。而58速运在短途运输方面已经做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如果想要保持高速发展,那么势必要拓展自己的赛道。拉人和拉货从逻辑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比如我想出去玩,但是要带很多的东西没有办法打车,那么这个时候,叫一个快狗打车来送货,自己坐滴滴去也许会成为一个标配的选择。

莫被“快狗”迷人眼,“打车”才是真关键

去发掘C端的货运市场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业务突破口,一方面立足于B端的竞争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深入的挖掘C端让更多的用户认同,而C端的挖掘反过来一样会促进B端的发展,而且这个领域目前也是蓝海一片,需要大企业进来建立规则。尽管C端运输比较低频,但是毕竟基数庞大,而且大家经常会有被搬家公司欺骗等不好的经历,快狗打车如果愿意下功夫来规范这个市场,相信也会很快赢得用户的认同。

做拉货的滴滴

快狗打车走向前台,走到普通用户面前是一个大势所趋,其实这也是对用户出行需求的一个有益补充,和滴滴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互补。其市场想象空间也就一下子变的大了很多,人们的很多出行需求开始变的可能,比如去组织一些小型活动,一些家庭聚会,都可以通过“快狗打车App”运输物料,不再需要去找专业的搬家或者物流公司,降低了成本也增强了灵活性。

莫被“快狗”迷人眼,“打车”才是真关键

从当下的市场环境来看,传统商业的业务模型开始慢慢落伍,未来走在前面的还是客户模型,客户需要什么,而我又能做到,那我就去做,客户也会选,而快狗打车显然也把自己当做了一家出行公司,不管是运人还是运物,本质上都是出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快狗打车反而解开了自己的业务束缚,迈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不仅仅是一个短途货运的公司,更是一个出行支持公司,一下子把自己和同行就做了区隔,可以说是一个“拉货的滴滴”了。

名字的争议总会过去,真正的挑战即将到来,只要快狗打车能够把业务做的更好,司机赚的更多,那么大家肯定不会在意“快狗打车App”这几个字是否合适,而我也相信,在这种精准的角度切入下,快狗打车会迎来一波更高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打车”这个赛道,优势还是会更加明显的。

万能的大熊

微博2015 2016 2017连续三年获得科技领域、电商领域十大最具影响力大V

蓝鲸自媒体联盟2017年年度科技大V

公关品牌专家:曾负责360手机助手、360手机游戏、360随身wifi、360儿童手表、360行车记录仪的品牌营销,均为行业第一品牌。

畅销书作者:《格局逆袭1》,销量超过十万册。《格局逆袭2》,上市两个月销量突破五万本。

微营销第一社群大熊会创始人:2013年创建大熊会,位列中国社群影响力排行榜前五,是国内最大的致力于研究和引领微营销发展潮流的社会化营销社群组织,成员已超七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