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水入杭第一乡的官庄故事

“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说的就是被誉为“客家母亲河”的汀江。汀江孕育了两岸人家,见证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繁荣兴盛。上杭官庄村作为汀江入杭第一乡,凭借着发达的航运,成为闽西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将为你讲述汀水入杭第一乡的官庄故事。

作为汀水入杭第一乡,官庄许多民众以撑船、放排为业,为祈保水上谋生安全,有着明显海洋文化特征的妈祖信仰,也就传入了这里。

汀水入杭第一乡的官庄故事

这座位于汀江西岸的天后宫,兴建于公元1795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由官庄先民林郁华倡建,石梁石柱石斗拱构成的石结构门楼,以及精美的石刻石雕,表达了村民对妈祖娘娘的感恩和褒扬,也表现了他们强烈的妈祖信仰。

汀江入上杭境内,流经的第一个村庄就是回龙,据有关资料记载,南宋嘉定六年,汀州知府赵崇模改陆运为水运,开辟了回龙至永定峰市段航道,汀江河道曲折,水流湍急,船工们每经此地,必携香烛朝拜妈祖神像,祈求行船平安,一切顺利。

汀水入杭第一乡的官庄故事

官庄天后宫经历过两次大修,一次是在解放初期,而第二次就是现在钟太剧所主持的修建。天后宫的修建资金来源,都是当地村民以及外出乡贤自发捐资助建。

作为长汀、上杭、武平的交界地,随着汀江航运的开通,人们在这里建起了5座码头,从外地运进粮食、盐巴、药物等用品,并将包括土纸在内的竹子、木头等农副产品运销潮汕各地。

汀水入杭第一乡的官庄故事

官庄成为了闽西通往广东、浙江,乃至东南亚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

六百里汀江,从武夷山脉发源,一路浩浩荡荡,逶迤而来,在上杭境内达230余里。在陆路交通欠发达的古代,航运是最重要的运输手段,官庄作为汀江入杭第一村,成为汀江上游的木材和上下行货物的中转站和集散地。

在汀江水运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水运事业的繁荣,相应地带来了码头装卸业的兴旺,在汀江两岸,从事撑船、搬运的工人不计其数。

1988年,官庄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官庄境内汀江上无一桥的历史,李子枚也因此结束了22年的船工生涯,成了官庄最后一代船工。

汀水入杭第一乡的官庄故事

当时繁忙的航运景象,在历史前进的潮流中早已不复存在,但汀江航运所带来的富庶与繁华,却留存在了官庄人的记忆当中。

在蓝朝金的银元收藏里,我们似乎可以重新看到当时官庄的贸易繁忙。船工,码头,货运,交易。

这些都是汀江航运发展带来的便利,而官庄也成为上杭农村四大圩场之一。如今,官庄几个村子至今仍保留着这一集市贸易形式。

上河三千,下河八百,说的是当时汀江商船往来频繁的景象,如今汀江河依旧奔腾南流,官庄边上的妈祖庙依然兴盛,官庄曾经的繁荣经济已经成为回忆,但官庄人通过汀江外出求学当官,往来经商的历史,依旧在不断地被流传下去。

汀水入杭第一乡的官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