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和賣家死磕的張先生

真實故事:和賣家死磕的張先生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朋友,較真的張先生(化名)。

張先生在淘寶買到了一個假項鍊,我知道,在淘寶買到假貨並不是什麼新聞,但張先生維權的整個過程確實值得新聞頭版大書特書一番。

張先生在2018年3月用5000元從淘寶一個號稱“正品代購”的店鋪裡買了一個市值7000元的項鍊,到手之後應了“便宜沒好貨”這句話,是十足的假貨,張先生找賣家理論,賣家來了個一問三不知:“不知道”、“不是我”、“愛找誰找誰”。張先生找項鍊的品牌官方店驗貨,人家說這不是分內事兒,沒有淘寶客服要的第三方質檢報告,張先生也無法找淘寶介入,想讓淘寶小二介入,就得要品牌官方的驗貨報告,張先生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換做常人,也就到這一步了,但張先生不是別人,受騙又受氣的事他忍不了。

張先生想,我空口無憑,耍無賴也比不過專業的,秉承著少說話多做事的格言,張先生做了最正確的一步——少扯嘴皮,收集證據!

張先生決定一步一步把賣家的謊言戳穿,讓他承認自己賣假貨的事實!

首先,賣家死不承認是假貨,跟賣家協商這條路已經走不下去;品牌官方也不給驗貨,想拿到直接證據是不可能了。

張先生退而求其次,官方不給驗貨是吧,你給我寫份聲明:“從未授權淘寶售賣你家的產品”總行了吧,拿到這份聲明,張先生完成了第一步——證明了賣家售賣的項鍊不是國內官方給的。

賣家說自己是代購的?行!你從外面帶進來,總要過海關或者機場吧,我看看你給我項鍊證書上怎麼寫的?羽田機場的章?好,我打電話對訂單號,果然,沒銷售這個項鍊的信息,把電話錄音,聊天截圖保存好,張先生拿到第二份證據——證明了賣家提供的證書和發票是假的。

然後張先生拿到了最致命的一個證據,他拿項鍊上的序列號和官方商品照裡項鍊的序列號一一比對,終於發現了和自己手上序列號一致的項鍊,張先生拿到了最後一份證據——證明賣家偽造項鍊序列號。

拿到三份證據後的張先生如同五顆寶石集全的滅霸,彈指間就可以讓賣家灰飛煙滅,他只需選擇在淘寶、工商和法院之中選一個索要賠償的方式。張先生最後選擇淘寶退款退貨,拿回賠償,然後去工商舉報,讓工商給賣家假一賠十的罰款。

雖然整件事情看上去十分複雜,但總結下來張先生只打了幾個電話,發了幾封郵件,家門都沒出一步就成功維權,我並不是提倡大家不計成本地和賣家死磕,而是要有理可循,理清思路,把握住重點,就是收集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