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深化文明創建 鎮海街道多措並舉探索創新持續鞏固創城成果

莆田:深化文明創建 鎮海街道多措並舉探索創新持續鞏固創城成果

暑期公益夏令營在鎮海城市家園服務中心舉辦,志願者在教孩子們彈奏樂器。

莆田:深化文明創建 鎮海街道多措並舉探索創新持續鞏固創城成果

鎮海街道領導到基層檢查文明創建等工作。

連日來,莆田市持續晴熱高溫天氣,但在荔城區鎮海街道的各個主要路口,總能看到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在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城市,因文明而美麗。地處中心城區的鎮海街道,是莆田市文明創建的主戰場,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主窗口。近年來,該街道黨工委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緊緊抓緊抓實,為莆田市創成全國文明城市貢獻一份力量。該街道下轄的7個社區全都榮獲文明社區,其中長壽社區被評為全國文明社區。

文明城市再提升。今年以來,該街道力度不減、探索創新,多措並舉打出“組合拳”,鞏固創城成果,推進文明創建常態化,湧現出許多亮點特色,打造文明、宜居、美麗鎮海,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建立健全機制

加強多方聯動

前不久,鎮海街道文獻社區組織黨員先鋒隊,深入坊巷的小巷、樓道,清理角落垃圾。在該街道新溪村,黨員幹部也來到埭尾溝,清理溝內淤泥……當日,該街道開展“黨員勇擔當、打贏攻堅戰”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幹部紛紛參與到環境衛生清理中去。

這自覺行動的背後,得益於工作機制的建立與執行。

“我們在推進文明創建工作中,注重健全機制,明確責任。”鎮海街道黨工委書記林素銀告訴記者,黨工委統一部署後,分管和包片領導具體抓,督查隊伍跟蹤督促,確保工作有佈置、有落實、有督查。因此,這次活動的通知在微信工作群裡發出後,各村居快速行動,還將現場照片傳到群裡,有反饋、有成效。

文明創建,貴在人人參與。鎮海街道倡導“人人都是文明督導員”,引導網格員與熱心居民將存在的問題,通過“微網格”“數字城管”等途徑進行反映。該街道堅持精準施策、分類解決,還專門成立了一支市政搶修隊伍,第一時間解決群眾反映的身邊小事。

而對於城市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該街道則通過多部門聯動,加以破解。比如,聯合城管等部門開展城北市場、天九灣市場亂擺攤整治。今年“五一”期間,鎮海街道還聯合區安監、交通、交警等重拳出擊,對原天九灣客運車站非法載客行為開展專項執法行動,拆除了相關招牌標識、非法售票點,維護好運輸市場秩序。

件件有迴音,問題得解決,文明在提升。

 注重優化環境

打造宜居家園

“截至8月7日,古山溝已清理1000米,埭裡溝已清理300米,埭尾溝已清理1500米……”鎮海街道提供的一份進度表顯示,眼下,河道清淤行動在各村居全面展開,沿河排汙口接入管道工作也在抓緊推進,改善水環境。

“在鞏固創城成果中,我們從環境衛生、市容市貌、市政設施等方面入手,注重硬件改善,不斷優化人居環境。”鎮海街道辦副主任許美東介紹,今年以來,他們發動各村居,對背街小巷、樓道等地的陳年雜物、雜草、“牛皮癬”等進行清理,對垃圾箱進行清洗並增加布點,保持整潔的衛生環境。

市容市貌方面,則是“空中”“地面”一起抓。作為老城區,鎮海街道有不少老舊小區,電線雜亂交錯,猶如“空中蜘蛛網”。對此,該街道在鳳山、西社等小區率先對這些電線進行捆紮、套管,下一步將以點帶面、逐步鋪開。針對戶外“亂拉掛”等問題,該街道配合開展整治,今年以來已拆除400多塊違規廣告牌。對於路面“滴撒漏”問題,注重源頭監管;對於集貿市場周邊、商業街佔道擺攤等問題,堵疏結合、規範秩序。

今年,該街道還實施17個雨汙分流改造項目,目前已完成12個。“以往一到下雨天,小區內出現汙水橫流、排水不暢現象。現在改造完成了,環境變好了。”金橋小區居民高興地說道。

“老舊小區的亂停車問題,我們也在大力整治。”鎮海社區黨委書記林一龍說,近期,豐美小區門口設置了停車管理設備,施劃了停車位,完善了監控,車輛停放井然有序,一改以往亂停車、交通擁堵的亂象。

環境整潔,讓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感受越來越宜居。

活動百花齊放

弘揚文明新風

8月7日,記者一步入荔城區鎮海街道城市家園服務中心,就被一陣悠揚的樂器聲吸引住。走近一看,原來這裡在開展暑期公益夏令營活動,志願者免費為孩子們帶來朗誦、書法、音樂、手工製作、安全知識等課程,讓孩子們過個快樂而有意義的暑假。

“像這樣的文化活動,每週至少有2場。”鎮海街道宣教辦負責人葉振喜介紹,這裡不僅是“家黨建”的活動平臺,也是群眾的溫馨家園,在這可享受到義診、法律維權等便民服務。

廣搭平臺、開展活動,是鎮海街道鞏固創城成果的舉措之一。該街道改造提升了各社區功能室,新設立城市家園服務中心。依託這些平臺,街道黨工委加強引導,綜合文化站牽頭指導各地根據節點開展活動,傳播文明新風,倡導文明禮儀,共建文明家園。

“英龍社區開展‘粽香端午話廉潔’主題活動”“梅峰社區‘移風易俗新風貌、粽情飄香譜和諧’活動”“長壽社區發出‘文明祭祀、綠色清明’倡議”……今年以來,各社區功能室利用率高,活動豐富多彩,呈現出百花齊放、各有特色的態勢,比如文獻社區郭景國舉辦的假期夏令營,闊口社區的剪紙活動,鎮海社區的“四點鐘學校”等。

鎮海街道還注重選樹典型,榜樣引領,見賢思齊,表彰 “最美家庭”“好鄰居”等先進。去年,來自該街道英龍社區的閔慶昌老人,在斑馬線上向禮讓司機脫帽鞠躬致謝。該街道迅速組織轄區居民和中小學生向閔慶昌老人和禮讓司機學習。如今,“文明禮讓”在該街道已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文明無止境,創建不停歇。眼下,該街道又推出“新動作”:開展黨員志願服務認領行動,根據村居實際和群眾需求,由黨員志願者分別認領河道周邊環境衛生、小區建設器材養護、小區各類活動策劃等“責任崗”,帶動全民參與,常態長效推進,讓文明創建成果更多惠及群眾,助力美麗莆田建設。(湄洲日報記者 朱金山 通訊員 翁國城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