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陷入误区!有时上级领导的处置并不是因为你犯了错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和人的关系是最微妙的,人们都对外宣称讲道理,可到了最后便成了不讲道理;都说和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可到了最后,不过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流血的例子告诉我们,这个世界讲的不是道理,讲的是“喜怒”,讲的是“利弊”。

千万别陷入误区!有时上级领导的处置并不是因为你犯了错

《左转》上有这么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候,晋献公立儿子申生为太子,可他的一个妃子却想说服晋献公废除申生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国君,后来母子俩设计杀死了申生,奚齐继位为国君。有个叫里克的大夫是申生以前的部下,为了报仇便杀死了奚齐以及后来继位的桌子。国不可一日无君,晋国的大臣们便迎回了申生的哥哥也就是后来的晋惠公。晋惠公为了更好的统治,下令要杀了里克,罪名是弑君罪。里克听后便大笑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不是我怎么轮的上你来继位!”

千万别陷入误区!有时上级领导的处置并不是因为你犯了错

这个故事的重点并不是奚齐和其母亲设计杀申生,也不是里克的弑君,重要的是里克的最后一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古代历史上不仅《左传》里有这样的故事,在《战国策》和《资政通鉴》中均有范例。这说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专利,他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是古人们在经历过流血,经历过压迫中得出的道理。就换言而说,在步入工作后你就会发现,做事不能做太满。故事中的里克就是如此,如果里克只知“自扫门前雪”,没有杀主之恨,也不会引火烧身,自取灭亡。怪就怪在里克做事太满,没有把握好度,眼睛里只有丧主之痛,却忘了自保和人人皆知的功成身退。

千万别陷入误区!有时上级领导的处置并不是因为你犯了错

也有人说,晋惠公太不讲人情,不讲恩,其实是错的,如果他不是一国之君,他可以报恩,可他后来的位置是国君,处理里克是必须也是必然的;一是因为其有弑君的罪名不杀不好向群臣和奚齐以前的势力交代;二是因为惠公怕日后里克拿“要不是自己帮你杀了前面两个君主,你怎么有机会上位”来要挟自己,落人把柄,所以必须处死里克。

千万别陷入误区!有时上级领导的处置并不是因为你犯了错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就会明白了,以前电视剧中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还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都是君王为了达到更好的统治所设置的一种手段和思维定势,在他们看来,你只要妨碍了统治,便会沦为“杀鸡儆猴”这种政治把戏的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