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涼都好醫生獲得者、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陳本然

無影燈下忠守護 德才兼備為人民

——記涼都好醫生獲得者、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陳本然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每天忙碌在手術室內為手術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甘於堅守在“幕後”,卻在病人欣喜康復之時發自肺腑為他們高興。這個特別的群體就是麻醉醫師——無影燈下的生命守護者。人們往往把手術病人的康復歸功於主治醫生的精心施治,卻忽視了麻醉人員的默默奉獻。事實上,麻醉醫師在手術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六盤水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就有這樣一位帶頭人陳本然,他二十多年來堅守一線崗位,為麻醉事業默默奉獻,使患者重新揚起生命的風帆。

陳本然是一名“70後”的醫生,自1993年從遵義醫學院畢業後,就成為了一名麻醉醫生,一直從事麻醉工作。長期高強度、緊張的工作,但陳本然總保持一種事事認真的狀態,性格沉穩且低調。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手術麻醉似乎只是睡一覺那麼簡單。還記得初為醫生時,陳本然也以為自己的工作就是讓病人不疼就行,但隨著閱歷的增加,陳本然意識到,麻醉醫生不光是給病人鎮痛,還有肌肉鬆弛,減少應激反應。陳本然說,經歷手術的病人最迫切的期望是安全、無痛,而外科醫生則需要平穩和良好的手術條件,這些都需要麻醉醫生來保障。“麻醉醫生一般不會與病人有過多的接觸,但無論是術前、術中、術後,都需要麻醉醫生的全程保駕護航。”

位於手術區的麻醉科,幾乎是每家醫院最神秘的存在。一道“手術區家屬止步”的牌子,幾乎隔斷了大家對麻醉的瞭解、對麻醉醫師的認識。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麻醉醫師是神秘的。現代麻醉醫生的工作範圍不僅僅是大家認為的給患者打麻醉,讓患者手術不痛,更多的工作是使患者手術安全和順利完成,同時保持內環境穩定。工作這麼多年,陳本然處理了成千上萬的病人,遇到各種麻醉風險也很多。記得2012年9月,有一例病人,入院診斷為中央型前置胎盤並失血性休克,既往有過2次剖宮產史,入院急查相關檢查後,行剖宮產終止妊娠,胎兒取出後,該患者出現大出血,心跳驟停,隨後出現DIC,失血量達12000ml,搶救一直持續了24小時,陳本然與另一位麻醉醫生一夜未閤眼,搶救過程中輸注血液製品各種成分共計11500ml,終於把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病情相對穩定後轉入ICU進一步治療,一週後該患者完全康復出院。

然而,這件事情只是陳本然工作的一個縮影。手術過程中是病人生命最脆弱的時候,因此病人這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在此過程中麻醉醫生起到了為患者生命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確實,麻醉醫生的工作就是在無影燈下守護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如果非要說最驕傲的事是什麼,對陳本然而言,那就是他工作二十多年來,從來未出現嚴重差錯和事故。

除了擁有高超的醫術,陳本然還有極強的責任心,自成為麻醉科主任起,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在手術麻醉過程中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而且隨時在手術間內來回巡視,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杜絕差錯的發生。一方面,他狠抓管理,完善了各項制度;一方面,他培養人才,在人手緊張的情況下還堅持派人外出學習,進而提高科室整體醫療技術水平。

同時,作為一名醫生,陳本然在工作中不斷學習,苦練過硬的基本功,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積累經驗,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更好地為病人服務。陳本然先後在華西醫科大、北大醫院、中山醫科大進修學習,並開展經鼻腔盲探插管,唇顎裂手術的麻醉,瑞芬太尼手術的麻醉,無痛人流,分娩鎮痛,可視喉鏡下氣管插管,自體血液回收技術在孕產婦大出血的應用等新技術,提高了手術麻醉安全性,提高了救治病人的成功率。

吳階平教授曾說,一名好醫生要有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以及人性化的服務。多年來,陳本然並以此為標準、為目標嚴格要求著自己,他說。“醫者父母心”,在今後的工作中,他將會一如既往地把病人當親人,關愛患者,繼續堅守崗位,做好生命的守護者,為廣大婦女兒童的健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終)

供稿:王潤

版權聲明:本站發佈文章主要用於傳播正能量,宣傳健康資訊和發佈六盤水衛計系統動態,除註明轉載外,均系本單位供稿,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和引用,並註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站將根據需要全部轉載或部分摘錄、引用未作版權聲明的文章,以傳播優秀資訊。轉載文章若有侵權,請相關所有權人及時聯繫刪除。謝謝合作!

審核:令狐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