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才女知多少

中國古代才女知多少

卓文君

一,卓文君:西漢著名才女,其浪漫事蹟就不再一一贅述了。只提兩點:擅琴,曾跟夫君司馬相如合作過名曲〈鳳求凰〉;能詩,相傳中國最早的五言詩〈白頭吟〉即出自其手。

代表作數字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君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班昭

二,班昭:家學淵源,名門閨秀。曾助其兄大史學家班固續完〈漢書〉。

班昭(約49—約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風人。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世叔妻,早寡。固為《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竟,漢和帝詔就東觀續成之。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號曰曹大家(gū)。有《女誡》七篇,集三卷。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現在幫她的哥哥班固修《漢書》,其兄班固在即將成書時,卻因竇憲一案的牽連,死在獄中,班昭痛定思痛,繼續替忘兄完成了編寫,獲得了極高的評價。班昭的文采還表現在她寫的《女戒》七篇上。《七戒》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章。本是用來教導班家女兒的私家教課書,不料京城世家卻爭相傳抄,不久之後便風行全國各地。班昭是一位博學多才,品德俱優的中國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學家,也是位文學家,還是位政治家。班昭主要生活在漢和帝時代,漢和帝在班超死後不久就駕崩了,鄧太后臨朝聽政。鄧太后以女主執政,班昭以師傅之尊得以參予機要,竭盡心智地盡忠,後以壽終。

蔡文姬

中國古代才女知多少

三,蔡文姬:東漢著名學者蔡邕之女,其傳奇經歷不再贅述,代表其心靈吶喊的血淚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憤詩〉。

作《胡笳十八拍》:漢末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雙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她寫下了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路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謝道韞

四,謝道韞:謝安侄女,南朝著名才女,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之詠雪詩名揚千古,另有一篇《泰山吟》詩傳世。雖細推敲並無其他過硬佳作支持。

代表作:《登山》

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復非匠,雲構成自然。氣象爾何然?遂令我屢遷。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五,魚玄機,原名幼薇,字慧蘭,生於唐武宗年間。她從小就受到父親的悉心栽培,五歲誦詩,七歲習作,十一二歲就已經小有名氣了。而最瞭解並欣賞她的人,就是當時的大詩人溫庭筠。後出家入道,作品很多。

薛濤

六,薛濤:唐樂籍詩人,曾與當時著名詩人元稹唱和,實力不俗。且擁有“薛濤箋”的專利權。作為優秀唐代才女代表。

薛濤(770-832):字洪度。父薛鄖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亂後居成都,薛濤於唐代宗大曆三年出生。

薛濤幼時即顯過人天賦,八歲能詩,其父曾以“詠梧桐”為題,吟了兩句詩:“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薛濤應聲即對:“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薛濤的對句似乎預示了她一生的命運。十四歲時,薛鄖逝世,薛濤與母親裴氏相依為命,迫於生計,薛濤憑自已過人的美貌及精詩文、通音律的才情開始在歡樂場上侍酒賦詩、彈唱娛客,被稱為“詩伎”。

七,花蕊夫人

中國古代才女知多少

七,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

在五代十國時期,有幾位被稱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們不僅容貌美麗,而且能詩善賦,多才多藝。有關她們的事蹟,多散見於五代至兩宋的各種史籍之中,因其所處時代相同,且又均被稱為花蕊夫人,她們的身份、事蹟至今仍有許多疑謎。

五代十國間,被稱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其一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約883~926),成都人,宮中號為花蕊夫人,後封順聖太后。其子王衍,世稱後主。因其姐也為王建妃,故亦稱小徐妃,姐妹皆受寵幸,乃交結倖臣,納賄干政,導引後主荒戲失政,後與王衍皆被後唐莊宗所殺。其二為後蜀主孟昶的妃子,也姓徐(一說姓費),封為慧妃,青城(今四川灌縣)人,貌美如花蕊故稱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後,她可能被虜入宋宮,為宋太祖所寵。其三是在清代學者趙翼《陔餘叢考》中出現的,說這位花蕊夫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妃子,閩人之女,雅好賦詩。她於南唐亡後,被俘入宋宮,後為晉王所殺。人稱小花蕊。

“花蕊”一詞,或系當時美婦人的特稱。世傳《花蕊夫人宮詞》100多篇,其中確實可靠者90多首。《全唐詩》歸屬於孟昶妃,但據詞中“法雲寺裡中元節,又是官家降誕辰”語,中元節為舊曆七月十五日,正是王衍生日,而孟昶則生於十一月十四日,可知當出於王建淑妃手筆。詩作渲染宮苑中游宴風物之盛,描敘情事翔實真切,可藉以考見前蜀的宮闈生活面貌,近人浦江清著有《花蕊夫人宮詞考證》一文。後世盛傳孟昶妃所作“君王城上豎降旗”一詩,當是後人改易後唐王承旨(失名)詠王衍出降的“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系旗”詩句而成,似不足信。其事見中華書局《全唐詩外編》。

幾位花蕊夫人都是有較高的文學修養,擅長寫作,工詩詞,傳說中都寫了宮詞,那麼今天相傳的宮詞百首者到底是哪一位花蕊夫人寫作的呢?有人主張是前蜀的花蕊夫人所作,有人認為是後蜀的花蕊夫人所作,未知孰是孰非。

李清照

八,李清照:(1084年-1156年),南宋時期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據說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八卷,但已經遺失。現有《漱玉詞》輯本,現存約五十首左右。

1084年,李清照誕生於齊州章丘(今山東濟南章丘)明水鎮。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員外郎,是當時極有名氣的作家,深受當日文壇宗匠蘇軾所賞識,常以文章相往來。母親王氏系出名門,高祖王景圖、曾祖王贊,都榮登進士,祖父王準受封為漢國公,父親王圭在宋神宗熙寧時為中書省平章事,元豐時為尚書左僕射,都是執掌國家樞要的丞相,受封為歧國公。善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