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童在溪中游玩却意外漂洗出两张泥画,结果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公元1974年8月,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叶茂台村的两个村童正在放暑假,闲极无聊的他们决定上山去掏鸟窝,想掏几个鸟鸟蛋煮来吃,谁知他们这一掏却掏出一个传奇故事出来……

8月21号这天早上,法库县叶茂台村小学四年1班的学生张晓黑和陈小明,这两个要好的朋友一起相约到附近一座小山上去掏鸟窝。

他们两人好不容易才在山上的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个直径大概有一米的特大的鸟窝,而且大鸟们都不在,可能都飞出去觅食了,他们觉得非常高兴,觉得这下肯定能够掏出很多枚的大鸟蛋来。

村童在溪中游玩却意外漂洗出两张泥画,结果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他们手脚并用,动作灵活地几下子就攀爬到了树上。因为鸟窝搭建在细小的树枝之间,他们不能再往上爬了,只能停在鸟窝的下面,所以他们就看不清鸟窝里面有什么,只能伸手去掏。

然而让他们失望的是,无论他们在里面怎样认真地摸来摸去,却没有摸到什么鸟蛋,只摸到了两团软绵绵的泥巴。起初他们本想把它扔掉,但这两团泥巴却与众不同,软软的黑乎乎的,手不能把它捏开,像是揉成一团的什么东西,这让他们感到非常的惊讶。

村童在溪中游玩却意外漂洗出两张泥画,结果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他们都好奇地想它们到底是什么东西来的,就拿着这两团泥小心翼翼滴地爬到树下的小溪里去清洗。当他们把泥团放到小溪里面漂洗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只见这两团泥竟然在水中慢慢的舒展开来,并随着溪水流淌的方向,铺展成两幅古色古香,色彩明丽的古画来。

两个小学生觉得非常惊讶,想不到这两团里竟然是两幅珍贵的古画,对他们来说这真是一个天方夜谭似的奇迹!

村童在溪中游玩却意外漂洗出两张泥画,结果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此时,张晓黑想起老师在课堂上教过的文史知识和在语文课本上看过的那些古画,马上意识到他们掏出的这两张画应该是属于古代的画卷,应该很有价值,所以他马上拿着画赶回了家中。

他的家长虽然文化不高,但对文物的保护意识非常强,看了之后也觉得非同寻常,他把这两张画拿到了当时的县文化馆里面去。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见到这两张用丝织品制作的古画,也觉得古色古香,非同凡响,立刻对它采取了保护性的措施,用真空的袋子把它们装了起来,并马上汇报给了上级。

村童在溪中游玩却意外漂洗出两张泥画,结果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接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派出工作人员带着先进的设备和工具赶来,对这两张古画进行了紧急了的保护。这两张古画虽然都破损严重,但仍然能够看出它们上面画的人物和山水来,具有明显的唐宋风格,而且像这样画在绢布上的画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非常珍贵。最后专家鉴定出它们是属于辽代时期的古本立轴绢画,价值非常高,是属于国宝级的文物。

村童在溪中游玩却意外漂洗出两张泥画,结果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这两幅珍贵的古画后来被送到了故宫博物院进行修复,修复专家刘九庵先生一见到这两幅画就大呼:“从来没见过画得这么精美的画卷,这两幅绢画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国画’呀!”

后来这两张辽代的绢画被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命名为《深山棋会图轴》和《郊原野趣图轴》,属于国家一级甲等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