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土栽培設施,比的不是高大上,而是接地氣

近些年,看來一些無土栽培設施,論規模和投入,那真是高大上,但往往用不了多久,就擱置起來——大多數用不起!想一想,無土栽培引入我國已經半個世紀,那麼多優點的無土栽培,為什麼遲遲得不到廣泛應用?箇中原委,值得深思。

如果不是浪費公帑的面子工程,無土栽培設施就必須符合市場規律,要麼像國外那樣蔬菜價格能支撐高昂的設施成本,要麼只能大幅降低設施成本,使其投入產出具備明顯的優勢!

無土栽培設施,比的不是高大上,而是接地氣

這種高大上的智能溫室確實漂亮,適合用於觀光示範,用來生產必然虧損。

無土栽培設施,比的不是高大上,而是接地氣

僅僅溫室、空氣調節、溫度控制和地面基礎設施就是天價,還沒計栽培設施。

無土栽培設施,比的不是高大上,而是接地氣

無土栽培設施,比的不是高大上,而是接地氣

作為觀光,這種很棒,作為生產,則無競爭力。

這就是目前無土栽培的困局。

如果以生產為目的,還得選用土一點的暖棚。充分利用陽光作為熱源,最大化節省加熱成本。即便工人操作辛苦一些,但比能源消耗,要划算得多。

無土栽培設施,比的不是高大上,而是接地氣

在北方,這樣的暖棚其實很實用,造價適中,機械化程度也有不錯的進步

無土栽培設施,比的不是高大上,而是接地氣

還可以根據需要增加取暖爐

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冬季,要種植出蔬菜瓜果,確實比南方花費的功夫大,成本高。但冬季蔬菜價格高,補償了辛勤的菜農。

就栽培方式而言,如果無土栽培的畝投入能從幾十萬降到一、二萬元,產量比傳統方式增加一倍,或許會迎來廣泛應用,這應該是無土栽培的努力方向。也是二培正在努力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