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祸根在哪?光绪慈禧背了锅,乾隆:怪我咯!

原文标题:《鸦片战争的祸根在哪?光绪慈禧背了锅,乾隆:怪我咯!》

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中国大门的开始,可是在此之前中国国力那么强大,为何会一步步沦落呢?很多人就觉得这肯定是当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啊,说的就是光绪慈禧,可我们仔细再研读下历史,往前再翻一翻,其实祸根并不在他俩。自封建社会以来,中国当之无愧为世界强国。不论是政治体质建设,经济工商贸易,还是文化思想底蕴,中国均领先世界各国。但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国却因为政治原因推行禁海锁关政策,导致国内资本主义雏形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科学技术也逐渐开始与世界脱轨和落后。

鸦片战争的祸根在哪?光绪慈禧背了锅,乾隆:怪我咯!

这一有违历史进步的政策一直延续到大清王朝。因南明王朝出逃海外,加上收复台湾实行禁海,大清王朝对于海关的态度一直都很暧昧。大清王朝既依赖海关进行贸易,收割财富充实国库,又要防止南明和海外势力入侵。所以大清王朝一段时间开放海关,一段时间关闭,只留下广州一处通关,这样反复无常让西方各国认为大清王朝的信誉极差。这也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叩开国门直接霸占海关近百年的根本原因。只有海关控制权在自己手上,才能进行贸易倾销。

鸦片战争的祸根在哪?光绪慈禧背了锅,乾隆:怪我咯!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励精图治,创造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太平盛世,世界各国来朝,让乾隆皇帝和爱新觉罗家族产生一种“天朝上国”的幻觉。正是这种错觉,让统治集团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就是史无前例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的祸根在哪?光绪慈禧背了锅,乾隆:怪我咯!

实际上自宋朝开始,西方国家与中国贸易就存在顺差,真金白银从世界各地流入中国。而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大量商品需要市场倾销,他们陆续建立殖民地。对于中国,他们一直心存敬畏,所以起初是想和平贸易,但如果遇阻,势必会选择武力叩开海关。

鸦片战争的祸根在哪?光绪慈禧背了锅,乾隆:怪我咯!

他们先是派出了很多传教士进入中国,开始全面观察和评估大清王朝。在乾隆年间,他们借着给乾隆贺寿的名义,带着西方先进的技术产品,对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进行献礼。但是乾隆皇帝对他们从内心瞧不上,在邦交礼节上有所怠慢,直接闹出一些国际笑话,让这些人尊严受到了侮辱。

鸦片战争的祸根在哪?光绪慈禧背了锅,乾隆:怪我咯!

这些人回国之后,向国王阐明和平贸易的可能性极低。于是,他们又安排国内的军事专家到大清王朝做交流,乾隆皇帝自认为大清的红衣大炮世界闻名,于是东西方火器的较量就在猎场上演。西方惊喜地发现,大清武器装备还停留在16世纪,远远比不上他们现有的装备。这一消息传递回国之后,西方各国异常兴奋。但是他们比较克制,因为大清王朝在陆战中连连取得大捷,甚至连沙俄都战胜了,所以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

鸦片战争的祸根在哪?光绪慈禧背了锅,乾隆:怪我咯!

但是我们的乾隆皇帝却是依旧坐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作为一个君主,他很警惕外国人陆续来华的意图。如果一味回绝,那就真距离战争不远了。于是他指定全国唯一只有广州可以通商,并把通商区域划定,由朝廷派驻重臣和军队把手,闲杂人等不能接近。同时,乾隆皇帝也有些限制外国人自由的措施,比如外出的区域限定,与中国老百姓交流的限定。这一些措施,让海外列强们十分难受,也终于认清了大清政策的实质。这个时候时机已经成熟了,列强们开始着手下一步动作了。

鸦片战争的祸根在哪?光绪慈禧背了锅,乾隆:怪我咯!

我们都知道在大清王朝后期,鸦片在全世界泛滥,英国吸食人群数量远超大清四倍。英国人发现这宗商品不仅赚大钱,而且可以削弱一个国家的意志。于是英国人开始将鸦片输入中国,不仅扭转了贸易逆差的局面,还将八旗绿营变为“枪”兵,让大清战力直速下降。后来以林则徐为代表开始禁烟运动,给了英国人开启战争的借口,于是鸦片战争一触即发。如果当时乾隆皇帝正确认识大清与西方的科技和军事差距,奋发图强后起直追,然后调整闭关政策,说不定鸦片战争不会发生。对于别的皇帝可以不做这个设想,但这个人是乾隆,作为一代千古大帝,应该具备国际格局观和社会发展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