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原本只是贵族活动,为何从唐代开始流行?全靠和尚夜里打瞌睡

原文标题:《喝茶原本只是贵族活动,为何从唐代开始流行?全靠和尚夜里打瞌睡》

很少会有国内史学家去关注佛教文化对古代生活习惯影响,而美国斯坦福大学宗教研究系柯家浩教授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曾经提出一种观念,那就是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还他还曾出书专门详细介绍和剖析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包括对中国建筑、服装和食品的贡献。除开中国史学家不去关注佛教文化的发展,很多西方学者在撰写中国历史的时候,只是会提到佛教在中国古代信仰中的作用,但很少会主动提及佛教对于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而柯家浩另辟角度,以佛教文化传播与中国物质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详细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

喝茶原本只是贵族活动,为何从唐代开始流行?全靠和尚夜里打瞌睡

而这个时候,就有很多朋友会问到,我日常并不是信佛,而且与佛也没有过多的交际,佛教文化应该并没有改变我们的生活吧。这个说法并无问题,但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佛教传入中原之后,因其独特性让我们祖先们有了不少新生活习惯。

喝茶原本只是贵族活动,为何从唐代开始流行?全靠和尚夜里打瞌睡

比如我们日常喝茶,这时就有朋友说茶叶起源于中国,很早中国人就开始喝茶了,这跟佛教文化有啥关系呢?茶叶和茶文化起源在中国不假,在先秦之前,茶叶就只在贵族王公侯爵之间流行。最开始在浙江种植,随着秦国统一中国,茶叶由浙江向四川扩散,从而遍及全世界。

喝茶原本只是贵族活动,为何从唐代开始流行?全靠和尚夜里打瞌睡

但茶文化兴盛却是在大唐王朝时期,那个时候佛教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原,其中有一个流派主导日日夜夜的修行,但这种苦行僧的生活很少有人坚持下来,容易瞌睡乏困,这个时候僧人们发现喝茶可以提神,于是高僧讲经之时就喜欢饮茶。平民百姓在供佛礼佛的时候,他们发现了这一个现象。于是在请教高僧之后,自己开始尝试,随着时间流逝就慢慢在社会流行开来。

喝茶原本只是贵族活动,为何从唐代开始流行?全靠和尚夜里打瞌睡

再比如坐的问题。自秦汉开始,中国人一般都是席地而坐。后来到了唐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复兴,大唐的瓷器、绸缎和四大发明流入西域,而少数民族的胡椅胡凳也慢慢在中原开始流行。这种昂贵的物件跟茶叶也一样,都只是在贵族上层流传,而且在唐朝时期都只有坐床坐椅,并没有椅背,椅背在唐朝末年才出现。

喝茶原本只是贵族活动,为何从唐代开始流行?全靠和尚夜里打瞌睡

但寺庙的师傅们在清理佛教和典籍中发现,很多西域过来的佛像都是坐在宝座之上,这些师傅们为了求修行圆满,就借助椅子盘腿修行。这也是后来从僧人流传到民间之中,民间百姓发现加椅背更舒服,在宋代得以推广,于是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椅子。

喝茶原本只是贵族活动,为何从唐代开始流行?全靠和尚夜里打瞌睡

再有一个就是关于吃糖这个典故,同样是跟唐代的僧人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秦汉以前,我们古代祖先喜欢吃甜食,那个时候除开天然的蜂蜜,就只能从大米和小麦中提取提炼糖。那个时候百姓吃个饱饭都是一个奢望,更不要说吃糖啦。糖跟茶叶一样,依旧是贵族的专属食品。

喝茶原本只是贵族活动,为何从唐代开始流行?全靠和尚夜里打瞌睡

后来到了唐朝,印度的甘蔗传播到中原,国内开始批量种植甘蔗。甘蔗能够提炼一种糖,而且产量非常高。当时僧人们讲究清心寡欲,日常都以素菜为食,缺乏营养的他们发现蔗糖能够提供能量,于是他们把这种糖奉为圣物。在念经打坐疲惫之时,就来上一口,既可以提神也可以饱腹,还能保证自己的身体营养需要。后面的局面大家也都知道了,蔗糖随着香客的奔走相告,在中国国内开始流行起来。而且在唐代后期出现了熬糖的技艺,在宋朝更进一步可以生产白砂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