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平:七月忙「送羊」

河北廣平:七月忙“送羊”


河北廣平:七月忙“送羊”


2018年8月12日,農曆七月初二,河北省廣平縣北平苑小區一居民展示給外甥女送的“面羊”。在冀南一帶的農村裡,至今還保留“送羊”的傳統民俗,家裡有外孫(甥)的村民便蒸“羊”,農曆七月初二、初三送“羊”,旨在教育孩子孝敬母親,效仿羔羊跪乳,報答養育之恩。

河北廣平:七月忙“送羊”


河北廣平:七月忙“送羊”


據介紹,按照當地習俗,原先是送活羊的,後來改為用白麵蒸的“面羊”,所需材料為白麵和黑豆,工具為洗乾淨的剪刀和梳子。

河北廣平:七月忙“送羊”


河北廣平:七月忙“送羊”


河北廣平:七月忙“送羊”


河北廣平:七月忙“送羊”


心靈手巧的農婦用新麥白麵蒸製成活靈活現有頭有尾的“羊”,面部用黑豆點作“羊眼”,背部用梳子琢成毛茸茸的“羊身”。此外,送羊一般要製作大羊、二羊、三羊,還要加捏一些象徵吉祥富裕的小魚、兔子、刺蝟等可愛的小動物搭配。過去送羊 ,要送好多年,現在一般送3年,也有送12年的。

眼下,隨著一些食品加工點代加工面羊的出現,越來越多的農戶選擇到加工點訂購,但“送羊” 傳承的是一種孝敬老人的美德,是對子孫的一種孝道教育,當地群眾至今都保留這一習俗。

(燕趙都市報 記者陳正 通訊員程學虎 蒿琛琛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