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出來的美食,北京人這「懶」勁我也是服了!

今天我才知道,原來北京有一種傳統的麵食,是因為北京人太懶而產生的——懶龍。

走在炎熱的北京街頭,你會看見大爺標誌性的挎欄背心和大褲衩,還有腳上趿拉著的老北京布鞋,在衚衕裡來回溜溜達達,手裡提著幾個懶龍,甭問,一準是家裡懶得做飯了。

“懶”出來的美食,北京人這“懶”勁我也是服了!

如果你仔細研究的話,你會發現,這懶龍就是跟這“懶”沾著邊兒。北方人好吃麵食,吃餃子要擀皮兒,麻煩;吃包子要捏褶,麻煩;吃餡餅也要一張張去做,費那個事兒幹嘛?乾脆把肉餡攤在一塊大面皮兒上捲起來,蒸熟後切成幾塊不就能吃了。

“懶龍”本質上就是長條形的豬肉或牛肉大蔥包子,但是做起來最省事兒,大概也只有圖省事兒的北京人,才能發明出這麼名至實歸的特色美食。懶龍包制的過程比包子要省事的多,不需要發麵和把皮包出褶來,或許這就是它被冠名以“懶”的緣由吧。

“懶”出來的美食,北京人這“懶”勁我也是服了!

都知道北京人懶,但實在是沒想到北京人竟然能懶到這種程度。以前總以為,網上說“不要跟北京人比懶,因為他們懶得跟你比”是個段子,現在我有理由相信,這可能是真的!

不過對於“懶龍”的記憶,我估計也就只有在北京長大的70後印象會深刻一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京食堂裡很多面點師傅也很愛做懶龍,所以這一主食至今也讓人念念不忘。

“懶”出來的美食,北京人這“懶”勁我也是服了!

聽老一輩的人講,那個年代物質匱乏,凡是入口的東西都得要憑票換取,不過因為大人都想著“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孩子的伙食都還是很不錯的。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裡,兩塊“懶龍”配上一碗雞蛋柿子湯,可算的上是個絕妙的搭配了。

在過去,傳統的懶龍一長條盤好上鍋蒸,每條大概有60到70釐米。吃的時候,依據食客習慣,一塊兒懶龍切兩三刀都可以。

“懶”出來的美食,北京人這“懶”勁我也是服了!

那時候,吃“懶龍”總是會小心翼翼的,一手拿著中間,一手託底,生怕肉餡掉了出來,那就罪過了。現在想想,其實裡面的肉餡加起來也沒有多少,但沁了醬油的肉汁兒蘸在上了面卷兒上,撲鼻的肉香味光是聞著肚子就開始叫了。

懶龍最經典就是那個醬香味。說起來,北京人好像就是樂於把各種調料發揮到極致。懶龍的精髓就在肉和麵交錯唇齒見得層次感。鬆軟柔韌的麵皮,包裹著一層層鮮香的肉醬,一口下去,唇齒之間瞬間充滿了濃郁的肉香,那叫一個享受。

“懶”出來的美食,北京人這“懶”勁我也是服了!

要說這老北京的吃食,總是那麼的多種多樣,你要真說他們懶吧,能倒騰出這麼多種類的美食也不懶了,但不得不說,這個“懶龍”的做法,是真的懶!

可能也是因為懶,近些年,不論是飯店還是家裡,做“懶龍”的也都越發的少了,偶爾發現哪裡有家賣“懶龍”的那可真是要偷著樂了,隔三差五的就得去打個卡。

“懶”出來的美食,北京人這“懶”勁我也是服了!

走在如今的北京街頭,人聲鼎沸川流不息,而故宮城的燈光,紫禁城的落葉,頤和園的鼓樓,這麼多年都沒有什麼變化,它們看著這座北京城這麼多年的變化,感受著這許多人情冷暖。可能,除了這些建築,也只有這一種種美食,才能刻畫出這座城市的沉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