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出来的美食,北京人这“懒”劲我也是服了!

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北京有一种传统的面食,是因为北京人太懒而产生的——懒龙。

走在炎热的北京街头,你会看见大爷标志性的挎栏背心和大裤衩,还有脚上趿拉着的老北京布鞋,在胡同里来回溜溜达达,手里提着几个懒龙,甭问,一准是家里懒得做饭了。

“懒”出来的美食,北京人这“懒”劲我也是服了!

如果你仔细研究的话,你会发现,这懒龙就是跟这“懒”沾着边儿。北方人好吃面食,吃饺子要擀皮儿,麻烦;吃包子要捏褶,麻烦;吃馅饼也要一张张去做,费那个事儿干嘛?干脆把肉馅摊在一块大面皮儿上卷起来,蒸熟后切成几块不就能吃了。

“懒龙”本质上就是长条形的猪肉或牛肉大葱包子,但是做起来最省事儿,大概也只有图省事儿的北京人,才能发明出这么名至实归的特色美食。懒龙包制的过程比包子要省事的多,不需要发面和把皮包出褶来,或许这就是它被冠名以“懒”的缘由吧。

“懒”出来的美食,北京人这“懒”劲我也是服了!

都知道北京人懒,但实在是没想到北京人竟然能懒到这种程度。以前总以为,网上说“不要跟北京人比懒,因为他们懒得跟你比”是个段子,现在我有理由相信,这可能是真的!

不过对于“懒龙”的记忆,我估计也就只有在北京长大的70后印象会深刻一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食堂里很多面点师傅也很爱做懒龙,所以这一主食至今也让人念念不忘。

“懒”出来的美食,北京人这“懒”劲我也是服了!

听老一辈的人讲,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凡是入口的东西都得要凭票换取,不过因为大人都想着“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孩子的伙食都还是很不错的。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两块“懒龙”配上一碗鸡蛋柿子汤,可算的上是个绝妙的搭配了。

在过去,传统的懒龙一长条盘好上锅蒸,每条大概有60到70厘米。吃的时候,依据食客习惯,一块儿懒龙切两三刀都可以。

“懒”出来的美食,北京人这“懒”劲我也是服了!

那时候,吃“懒龙”总是会小心翼翼的,一手拿着中间,一手托底,生怕肉馅掉了出来,那就罪过了。现在想想,其实里面的肉馅加起来也没有多少,但沁了酱油的肉汁儿蘸在上了面卷儿上,扑鼻的肉香味光是闻着肚子就开始叫了。

懒龙最经典就是那个酱香味。说起来,北京人好像就是乐于把各种调料发挥到极致。懒龙的精髓就在肉和面交错唇齿见得层次感。松软柔韧的面皮,包裹着一层层鲜香的肉酱,一口下去,唇齿之间瞬间充满了浓郁的肉香,那叫一个享受。

“懒”出来的美食,北京人这“懒”劲我也是服了!

要说这老北京的吃食,总是那么的多种多样,你要真说他们懒吧,能倒腾出这么多种类的美食也不懒了,但不得不说,这个“懒龙”的做法,是真的懒!

可能也是因为懒,近些年,不论是饭店还是家里,做“懒龙”的也都越发的少了,偶尔发现哪里有家卖“懒龙”的那可真是要偷着乐了,隔三差五的就得去打个卡。

“懒”出来的美食,北京人这“懒”劲我也是服了!

走在如今的北京街头,人声鼎沸川流不息,而故宫城的灯光,紫禁城的落叶,颐和园的鼓楼,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变化,它们看着这座北京城这么多年的变化,感受着这许多人情冷暖。可能,除了这些建筑,也只有这一种种美食,才能刻画出这座城市的沉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