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之光《諾爾曼·白求恩》

楊之光《諾爾曼·白求恩》

楊之光,別名燾甫,1930年出生於上海,廣東揭西人。是當代著名的國畫家,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嶺南藝術專修學院院長,廣東省文史館名譽館員。尤長畫人物肖像及舞蹈,1997-1998年間他將畢生的心血1200件作品分別捐贈給北京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廣州美術館及廣州美術學院。在社會上所流傳的作品數量因之而減少。

十年“浩劫”開始,楊之光受到殘酷迫害,作為“牛鬼蛇神”被批鬥,並“下放”農村“勞動改造”,直到1971年春才重新恢復工作及創作的權利。楊之光精神煥發,創作了《礦山新兵》,引起很大反響,緊接著1972年就創作了《白求恩》,作品當年遠赴白求恩工作過的加拿大蒙特利爾市展出。這幅《諾爾曼·白求恩》應是那件《白求恩》的同期作品。

對於同一個題材,畫家往往要畫出多幅作品,這多幅作品在構圖立意上的不同反映出畫家的構思過程,自然也反映了畫家思維的豐富性。和《白求恩》相比,兩幅畫背景相同,都是大山,上有長城綿延;主人公相同外,還都有一名戰士牽著一匹馬,馬背馱著藥箱。但構圖中人物的位置、姿態大不相同,《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臂中攜著大軍衣,面迎狂風,艱難而堅毅地向前。此幅作品的白求恩依然堅毅,而形象塑造更加高大,也給作品打下了時代的烙印。

白求恩因毛主席的“老三篇”在解放後的中國家喻戶曉,1975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立了“白求恩紀念館”,館中藏有數十幅現當代名家的有關白求恩的繪畫作品,如盧沉、周思聰、許勇、劉勃舒等,和那些作品比較,很容易地就可以看出楊之光作品的特色:楊之光的作品人物頭部刻畫準確精細,但筆觸卻又幹淨利落,注重“寫”意,並不依賴細膩的“染畫”,畫中白求恩堅毅的形象、氣質就分別賴“準備的造型”“利落的筆觸”表達出來。“寫”意的筆墨功夫應該受益於他從高劍父的學習;只有造型功夫深,才能畫得如此瀟灑—這得力於他在中央美院徐悲鴻指導下的嚴格的素描訓練;筆墨與造型的有機結合,使楊之光在解決素描與水墨線條風格的協調難題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且,楊之光在用色、用墨方面很有透明感,大概得益於“水彩”畫的某些表現特質的滲透—這也是他的特色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