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诺尔曼·白求恩》

杨之光《诺尔曼·白求恩》

杨之光,别名焘甫,1930年出生于上海,广东揭西人。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岭南艺术专修学院院长,广东省文史馆名誉馆员。尤长画人物肖像及舞蹈,1997-1998年间他将毕生的心血1200件作品分别捐赠给北京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及广州美术学院。在社会上所流传的作品数量因之而减少。

十年“浩劫”开始,杨之光受到残酷迫害,作为“牛鬼蛇神”被批斗,并“下放”农村“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春才重新恢复工作及创作的权利。杨之光精神焕发,创作了《矿山新兵》,引起很大反响,紧接着1972年就创作了《白求恩》,作品当年远赴白求恩工作过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展出。这幅《诺尔曼·白求恩》应是那件《白求恩》的同期作品。

对于同一个题材,画家往往要画出多幅作品,这多幅作品在构图立意上的不同反映出画家的构思过程,自然也反映了画家思维的丰富性。和《白求恩》相比,两幅画背景相同,都是大山,上有长城绵延;主人公相同外,还都有一名战士牵着一匹马,马背驮着药箱。但构图中人物的位置、姿态大不相同,《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臂中携着大军衣,面迎狂风,艰难而坚毅地向前。此幅作品的白求恩依然坚毅,而形象塑造更加高大,也给作品打下了时代的烙印。

白求恩因毛主席的“老三篇”在解放后的中国家喻户晓,1975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白求恩纪念馆”,馆中藏有数十幅现当代名家的有关白求恩的绘画作品,如卢沉、周思聪、许勇、刘勃舒等,和那些作品比较,很容易地就可以看出杨之光作品的特色:杨之光的作品人物头部刻画准确精细,但笔触却又干净利落,注重“写”意,并不依赖细腻的“染画”,画中白求恩坚毅的形象、气质就分别赖“准备的造型”“利落的笔触”表达出来。“写”意的笔墨功夫应该受益于他从高剑父的学习;只有造型功夫深,才能画得如此潇洒—这得力于他在中央美院徐悲鸿指导下的严格的素描训练;笔墨与造型的有机结合,使杨之光在解决素描与水墨线条风格的协调难题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杨之光在用色、用墨方面很有透明感,大概得益于“水彩”画的某些表现特质的渗透—这也是他的特色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