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資機構集中調研,高科技板塊驅動力釋放!

消息:

財聯社消息,8月27日,數據顯示,滬深兩市共有76家公司披露了上週的機構調研記錄。其中,外資在上週表現活躍,集中調研了多家A股科技類上市公司。匯川技術在上週共計接待了323家機構調研,成為最受機構關注的上市公司。歌爾股份接待了217家機構調研,利亞德接待94家機構調研,工業富聯接待了72家機構調研,大族激光在上週接待了貝萊德集團、瑞士聯合銀行等6家機構調研。

內外資機構集中調研,高科技板塊驅動力釋放!

點評:

對科技類公司“感興趣”的不止外資機構,據己披露半年報顯示,國內券商自營資金更青睞電子板塊,而數十家基金公司頻繁調研電子行業。

無論中美貿易博弈的長期化,還是澳大利亞“惡意刁難”華為、中興,都反覆刺激國內投資人對高科技產業“自主可控”這塊短板的神經元,也就強化市場對政策面對相關產業扶持的預期,及行業自身發展的驅動力。

政策面,此前的“中央財經委”會議再次強調“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旋即新華社稱“要打好科技短板”攻堅戰,工信部明確指出:集成電路、基礎軟件、互聯網等領域存產業安全隱患……要加強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以及融合滲透能力提升。

行業面,格力電器“造芯”計劃在董明珠的強勢推進下“落地”。而由深圳市線路板行業協會主辦的“2018第五屆深圳國際電路板採購展覽會”將於8月底舉辦,聚焦為電子製造企業提供一站式PCB/FPC採購服務,提供PCB/FPC等各細分領域的前沿行業信息,推動中國內PCB產業更快從製造向創造突破。

數據顯示,集成電路製造業在汽車電子、人工智能等新興市場拉動下投資勢頭良好,同比增長28.1%。半導體分立器件製造業投資增勢突出,1-5月同比增長33.1%。

整體看,行業層面利好頻現,機構密集調研,板塊輪動再次凸顯這一高科技產業的驅動力釋放。據公開市場資料總結,相關標的:中興通訊、滬電股份、世運電路、東山精密。

溫馨提示: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進行討論留言,後臺看到會及時回覆大家,老師定期會送上品質乾貨,請大家積極關注呦!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學習交流、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和觀點。本人及所在機構不持有上述股票,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