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一方青山綠水

棗莊日報記者 李魯

8月28日,記者來到山亭區西集鎮黑風口破壞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現場。只見山上綠樹成蔭,誰也想不到這裡曾經是人工採石後的一座殘丘;現在該處綠化面積2.54公頃,自然生態環境大為改觀。

據市國土資源局山亭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黑風口破壞區礦山地質治理工程是2011年度中央補助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礦山地質治理重點工程之一,旨在通過治理,消除黑風口的地質災害隱患、恢復植被,改善其自然生態環境,為同類已毀山體的治理提供示範。

黑風口破壞區礦山地質治理工程只是我市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由於歷史原因,我市開採水泥原料和建築石材遺留的露天採石場以及鐵礦、焦寶石礦等企業遺留下來的採礦大坑,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還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此,全市上下深入開展露天礦山及礦山地質環境專項整治行動。五年來,在先後關閉82個露天開採礦山的同時,針對不同區位、不同類型的損毀山體,綜合運用土建、生物等技術途徑,對破壞程度較輕、坡腳平緩且具備土地復墾條件的破損山體,開展整理造地,復耕綠化,先後復墾耕地6000多畝。對破壞嚴重的山體,組織專業隊伍恢復植被,宜樹則樹、宜草則草、宜花則花,先後綠化破損山體面積千萬平方米。

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圍繞地質環境保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及環境保護目標任務落實等重點工作,以綠色發展引領國土資源科學管理,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截至目前,已累計推動治理破損山體約10平方千米,完成土石方958.54萬立方米(約佔總土石方量的73%)、平整土地162.61萬平方米、掛網噴播9萬平方米、植生袋綠化0.3萬平方米、修築擋土牆1.53萬米、修葺截水溝0.75萬米、修建蓄水池17個、植樹15.7827萬棵。在積極推進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市的廢棄井口、廢棄工業廣場、廢棄鐵礦坑、破損山體得到有效治理,經實施治理修復,重點部位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形成了市中露天開採鐵礦區、店韓路黃風口、黑風口,山亭雙山、石榴園南部和北部山體、棗木高速篤山口等治理示範區,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消除了安全隱患,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同時,為全面做好地質環境保護工作,我市積極推進地質(礦山)公園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批准設立了國家級、省級地質公園和礦山公園6處;其中山亭區熊耳山-抱犢崮國家級地質公園、滕州市紅荷溼地省級地質公園、棗莊龜山省級地質公園等已揭碑開園。山亭區店子鎮剪子山省級地質公園和棗莊新中興國家礦山公園建設也加快推進,目前公園的基礎建設已基本完成,正準備申報驗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