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有這樣一群航天人

他們看似普通

卻做著不平凡的事業

或傾一己之力

或踐一生之諾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1

忠誠為魂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王任享院士

2007年11月22日,中國發布第一幅月面圖。王任享院士帶領研究團隊僅用2個小時的時間,就將嫦娥一號衛星拍攝的長達數百公里長的月面攝影圖像數據處理完畢並進行影像製作,形成了第一幅和第一批月面圖,速度之快超出了在場所有人員的預期。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第一幅月面三維暈渲圖

這幅圖是中國的科學工作者利用中國的航天器、探測器獲取的月面圖像製作的月面圖,“第一幅月面圖像是繞月探測工程成功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宣示我國千年奔月的夢想已經成為現實!”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王任享院士(右三)和歐陽自遠院士(左三)以及研究人員合影

現在,王院士雖年過80仍然工作在科研戰線,他離不開他的科研項目,離不開筆記本電腦,堅持自己動手寫代碼、編程序,在衛星攝影測量學術領域中盡情地揮灑和翱翔。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曾軍研究員

曾軍,似乎為工作而生。每次接到任務,都會全身心投入,被同事戲稱為“拼命三郎”。2002年8月,用戶單位急需要一款北斗應用軟件,而此時曾軍的愛人正在家中待產,需要人照顧,一邊是待產妻子,一邊是緊急任務,曾軍在大家小家中選擇了大家,在徵得妻子理解並安排好家人照顧妻子後,毅然赴成都廠家調試軟件。成都的八月,驕陽似火,為了較好的接收信號,曾軍在廠家頂樓平臺上頭頂驕陽,腳踏發燙的水泥板調試軟件,在計算機都時不時會罷工的惡劣環境下,憑著對事業的忠誠,連續奮戰,終於趕在最後期限前調出了用戶滿意的軟件。

曾軍經常被問這樣工作把身體搞垮了值不值,曾軍總是淡然一笑說“咱不會說,只能靠踏實苦幹了”,這一干就是27年,曾軍還要為這份事業“甘於寂寞,踐行忠誠”地繼續幹下去。

2

使命為重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魏子卿院士

2018年7月1日,自然資源系統一律採用2000國家大地座標系,8054座標系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2000國家大地座標系就是魏子卿院士帶領課題組的研究成果。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2000國家大地座標系科普

空間大地測量技術使得三維地心座標系應運而生,美國等西方國家相繼建立起了自己的地心座標系。魏子卿院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我國原有的局部參心座標系,已經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現代化的需求,已經嚴重製約我國衛星定位、衛星攝影、衛星導航等航天任務”。他也意識到,我國的測繪導航事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由參心座標系過渡到地心參考系的時機業已成熟。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魏子卿院士和2000中國大地座標系

魏子卿再一次把自己的事業和國家的需要緊緊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年的刻苦攻堅,形成了2000國家大地座標系國家標準,標誌著我國大地自主建立、適應現代空間技術發展趨勢的地心座標系正式邁入世界先進座標系行列。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吳富梅副研究員

讀研究生時,吳富梅選擇大地測量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並慢慢地熱愛上了這門科學。為了有針對性解決組合導航系統誤差處理的難點問題,吳富梅先後去西安交大、長安大學旁聽信號分析、小波分析、濾波器設計等研究生課程,對組合導航誤差進行詳細研究,整日整夜撲在科研工作中。尤其是在數據處理時期,經常日夜顛倒,在電腦前趴著休息一下接著工作,甚至夢裡經常出現課題研究的問題。付出終有回報,經過吳富梅的努力,解決了導航系統誤差處理的難題。

吳富梅針對不同用戶需求建立了2000中國大地座標系的多種速度場模型,參與建立了獨立北斗座標系的一系列方案設計和實現,現北斗座標系已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正式對外發布。

3

創新為要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楊元喜院士

“只要涉及到國家核心重大基礎設施的部分,我們科技工作者都應該自主創新,把主動權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上!”楊元喜院士在參加2018年兩院院士大會後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留下了這樣一句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的話語。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楊元喜院士接受央視採訪談自主創新

2000年後,楊元喜院士將科研重點轉向正在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建設工程,積極參與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作為北斗衛星全球導航系統的副總設計師,他多次組織、帶領科研團隊開展論證、攻關,堅持走獨立創新的發展之路,確保北斗三號衛星核心部件完全自主可控。“2020年北斗全球組網完成後,中國的時空(基準)一定掌握在中國人手上!”,他始終不忘核心技術的獨立自主,他是這樣說的,在實踐中也不折不扣地這樣堅持著。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北斗全球組網圖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楊院士用自己的創新人生為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註解。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方勇研究員

方勇具有敏銳的學術洞察力和前沿技術方向的把握能力,在航攝相機研製及應用領域,初期我國的模擬膠片相機全部依賴進口。本世紀初,模擬相機開始向數字化相機演進,方勇看準這個技術機遇,認為彎道超車可能性很大,對研究團隊說:“作為航測人,我們應該在這個方向上投入研究精力,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在數字時代為國家在新型航攝相機研製與數據處理出一把力,儘可能地擺脫對國外技術依賴。”

在那段時間裡,方勇嘴裡總是小聲唸叨:“分光、組合、複合…”,突然一天,方勇在辦公室裡大喊“有了!”,然後召集團隊成員,把自己的技術路線描述給大家聽,大家一致認為技術可行性很高。於是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技術論證、模擬試驗、相機設計加工、實驗室測試、航攝飛行試驗,這一干就是十多年,在他的帶動與研究團隊的配合支持下,這種全新的技術體制使得相機的技術指標已完全領先國際著名廠商的代表機型。

4

篤行為先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張躍鵬研究員

1989年,張躍鵬被國家公派到聯邦德國留學,先後在波恩大學地形與製圖研究所和柏林工業大學測量系進修學習,他深入學習了西方的先進理論、方法和技術。1991年9月,他不受國外優越物質生活誘惑,毅然回國。

2004年盛夏,張躍鵬項目組接到一個緊急任務,需要到現場進行系統調試。當時天氣異常炎熱,現場蚊蠅繁多,嚴重缺水,項目組的6個成員蝸居在一間簡陋的房間裡,一臉盆水就是6個人一天洗漱用水的總量。就是在這樣惡劣自然環境中,張躍鵬帶領下的項目組成員幹勁十足,每天天一亮就到工作場地,半夜才回到住地,沒有一個人有怨言。一干就是一個月,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終於圓滿完成任務,張躍鵬團隊被領導盛讚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創新”的科研團隊。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王建榮副研究員

王建榮,憑著一股愛鑽研的勁,先後以優異成績取得了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更是在2015年被公派到荷蘭留學一年。在荷蘭,風車和鬱金香並沒有讓他駐足,反倒是圖書館和參考資料深深地吸引了他。王建榮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白天在學校查閱資料,晚上帶回宿舍消化理解,基礎理論得到系統化梳理和進一步提升。

在嘗試英文文章寫作的初期,由於積累少語法差,投稿直接遭拒,王建榮自費請學校專業人員修改,在修改完第一段,專業人員就發郵件說“Sorry”,婉拒了他的請求。這深深傷害了王建榮的自尊心,但他並未因此而放棄,反而激起他挑戰這一難關的決心。王建榮仔細閱讀了上百篇相關領域的外文文章,摘錄幾百句經典句式,理解外文的寫作模式及特點,經過數十遍的不斷修改,最終發表於攝影測量與遙感領域國際頂級刊物。

5

求是為本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翟宇梅研究員

翟宇梅與氣象結緣得從1979年的高考說起。那年,高中畢業的她,以優異成績考入氣象學院。畢業後,如願加入了氣象水文科研隊伍。翟宇梅沒想到,這一干就是30多年。回想走過的路,有苦熬9個年頭攻下的概率天氣預報準確率大幅提升,有研發5年實現的氣象水文信息處理從簡單“接口式握手”到數據“交互式集成”,在科研的道路上,翟宇梅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了現在。當然,其中也有在出差兩個月沒回家,孩子小升初都沒有照顧上的遺憾……但不管是有酸有甜還是有苦有辣,她都覺得,人生能與氣象水文事業結緣是幸福的,能為之奮鬥是無悔的!

10位院士和研究員的航天報國志

▲ 許麗人研究員

“從事科研工作要有恆心毅力,鍥而不捨、孜孜以求”。2000年博士畢業開始,許麗人就投身到環境影響仿真和人工影響天氣的事業當中,從整理一條條基礎數據開始,毫不馬虎、從不懈怠,始終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和專業的科學精神,從沒有出過一絲差錯。2012年以來,她多次參加雲南、陝西等省區增雨抗旱應急任務,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慶祝建軍90週年閱兵等重大任務保障。許麗人憑藉科學求是的精神,實施人工增雨前反覆推演作業方案,撲在一線開展增雨作業,她說“在天上看見雲一點點變成雨,我感到這項平凡工作的非凡意義”。她點雲成雨,縱華髮早生、亦無悔青春。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