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最早必须要挨一刀吗?我们好像真的误解宦官两千多年了!

今天继续分享吕思勉大师的《三国史话》中的内容。说到宦官,大部分人可能会咬牙切齿。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上,他们大部分扮演特殊的角色,往往不被待见。虽然好宦官也比比皆是,但往往被我们同化看待了。

这都无所谓,今天我们就借着东汉末年宦官动作来分享一波宦官的最初演变。

宦官最早必须要挨一刀吗?我们好像真的误解宦官两千多年了!

宦官

后汉末年灵帝宠信十常侍,因此政治紊乱,引发黄巾起义,而黄巾起义引出了各路豪杰。不久后宦官集团做掉何进,袁绍袁术又干掉了大部分宦官,引发了董卓之乱。曹操袁绍等人起兵讨伐,天下正式大乱了。

按照我们的固有思路,宦官就是被严格的人,现代我们所说的太监一词,是从明朝演变过来的。我们都知道宦官的权威很大,导致了政治败坏,因此《后汉书》也特意为他们单独立传。

对了,就是《后汉书》提到的《宦者列传》。如果我们仔细看就可以发现一句话。

“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后汉书》

那么问题来了,翻译出来这句话我们会发现是汉光武帝中兴初年,宦官才尽数用阉人。那宦官最早是干什么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从《礼记》的《曲礼》里面来探究一下。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曲礼》

宦这个字通过古代的解释大致就是学和仕的意思,如果从学习角度考虑,这俩是一件事情。其实,宦最初的本意就是在机关中学习,最后学习出来做公务员。毕业以后当了一个无名无权的公务员,哪有那么多工作可做?当然就是给领导办办私事呗。

宦官最早必须要挨一刀吗?我们好像真的误解宦官两千多年了!

宦官

我们重新理一下,那就是在学校中单门有公务员班,他们学习毕业后去了公务机关做公务员,在各个分配的单位真的没有什么公事可做,于是就各自巴结领导,帮领导干活。

有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秦始皇年少的时候有一个人和他母亲通奸了,这个人自然风生水起,因此有很多舍人巴结这个人,这些舍人就有很多宦官,这些宦官当然追着要去这个人身边做公务员工作。但他们做什么工作?只是门客而已。

好了,这种宦官成为了门客,那上升到皇帝的高度,这些宦官更是抢破了头皮,从这里看出,宦官慢慢从公务员变成了一种给主人卖命的职业了,但区别是,西汉之前并不全用阉割的人,而到光武之后才完全使用阉人。

吕思勉大师曾经用大篇幅讲了一下肉刑的实施对象和宦官之间的问题,最后总结来说,只有一句话。

“就有一种极下贱的人,虽然未受过宫刑,而希望到贵族的内室去服役,就自行阉割,以为进身之阶了。”

正好,贵族也害怕给自己打杂的和家人有私通,所以内室就要用阉割过的人,最大的内室是谁?当然就是皇帝了。

宦官最早必须要挨一刀吗?我们好像真的误解宦官两千多年了!

宦官

在汉光武帝的时候,确立了宦官要用阉割之人,也就确认了宦官体系,基本也就完全失掉最初的本意了。

那皇帝为何会如此相信宦官呢?除了打小的陪伴,当然还有更加“高大上”的原因,请持续关注小弟接下来的文章,继续给您分享吕思勉大师的《三国史话》。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由全网统一账号:“正聊三国”原创。对汉末三国西晋正史感兴趣的朋友请多多关注。欢迎大家多多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