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一个饥饿、恐怖、僵化的盛世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出现过许多盛世,其中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宣盛世、康乾盛世尤为著名。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饱受争议“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一个饥饿、恐怖、僵化的盛世

所谓盛世即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内政方面: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外交方面: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力大等等。反观康乾盛世,只是少数统治者利益最大化而设计出来的盛世。乾隆时代的中国人,是“做稳了的奴隶”,只许有胃肠,不许有头脑。

公元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

清王朝雇用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

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

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

这些普通中国人 “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康乾盛世,一个饥饿、恐怖、僵化的盛世

康乾盛世的经济上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落后于许多西方国家。

政治上当欧美国家纷纷走上民主政体,消除专制制度时,康乾盛世的三位帝王却在一步步收紧权力,政治制度虽卓有成效,但却不合时宜,大开倒车。

思想文化上禁止言论与出版的自由,知识界的活跃空气被禁锢了,政治活动完全萎缩了,沉滞了。国家严格规定学校讲解儒家经典,必须以“明哲保身”的宋儒朱熹的诠释范本为依据。死板的八股文,以功名利禄来僵化们的思想。

更令人望而生畏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吹毛求疵,望文生义,以片言只语定罪,置人于死地。一朝比一朝更为严酷,更为强词夺理,造成愈演愈烈的威慑、恐怖气氛。三十余年的文字狱运动,如同把整个社会放入一个高压锅里进行灭菌处理,完成了从外到里的全面清洁,消灭了一切异端思想萌芽。

外交上闭关锁国,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潮流,终落后于西方。

军事上虽然有所成就,却少了类似汉朝、唐朝对外的铁血与雄风。

康乾盛世,一个饥饿、恐怖、僵化的盛世

康乾盛世监狱精心塑造出来的国民,只能是被驯服的、听话、忍耐力极强,却无法挺起腰板,擦亮眼睛,迎接扑面而来的世界大潮。

以乾隆为代表的专制精神造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孱弱、保守、僵化,不但是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现代化路上走得如此跌跌撞撞、艰难曲折的原因之一。

回头再想,古中华遗风曾是何等的团结与彪悍,就连相对软弱的南宋在灭国时都有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这样的气节何时能再拥有?

康乾盛世,一个饥饿、恐怖、僵化的盛世

欢迎关注作者,每天为你送上不一样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