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業的真實逾期率,你確定知道嗎?

有粉絲問:XX平臺的信息披露是不是不太好,它的平臺逾期率數據都是0,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嘛。

要知道,各家P2P平臺所謂的零逾期,就是忽悠投資人的偽命題!實際上還不是平臺自己給兜底了,也就是對投資人是零逾期,這個套路666!

實際上,從誕生到現在,P2P行業一直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沒有統一的相關監管政策制度。

至於用來衡量網貸平臺的風險指標——逾期率,各網貸平臺都是一面之詞,計算沒有統一標準,也就沒有多少參考價值。

1

如果你對逾期率的數據沒多大概念的話,不妨參考一下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建立起對網貸平臺逾期率的大致概念。

查了一下去年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的數據是1.56%。要知道,銀行的客戶,尤其是企業,以及是篩選過後最優質的一批了。

他們往往是盈利能力比較強,而且很大一部分還是資產實力雄厚的國企、央企。在資產端已經如此優質的前期下,銀行業仍然還有1.56%的不良貸款率。

可想而知,那麼做企業大額貸款的P2P平臺,客戶基本上是在銀行借不到錢才會尋找其他高利息的融資渠道,這一類平臺的真實逾期率會有多高!

如果你對企業融資貸款也沒什麼概念,那再來舉個跟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關係的例子——信用卡。

數據顯示,信用卡行業的不良率在3%左右,用戶群體大多是上班族,而且信用卡額度普遍不高。

相對而言,網貸平臺的借款用戶群體的質量,肯定要比信用卡用戶群體的質量差一些(很多人都是申請信用卡被拒的用戶)。

以此推斷,P2P行業的真實逾期率,應該遠遠高於3%!

2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平臺,對外宣稱自己的逾期率很低,在1-3%左右,甚至是零逾期呢?

分析,原因很簡單:平臺通過各種手段隱瞞了自身逾期率的真實性!

以對這個行業的瞭解,估計P2P行業整體的逾期率不會低於12%!小貸公司的壞賬率尚且在9%至12%左右,因此網貸行業的逾期率只會高於這一數字而不會更低。

比如說,目前P2P行業的逾期率,各家的計算標準都不一樣,沒有統一的標準,而且也沒有監管部門來監管審查真實性。

平臺也不願意公佈真實的數據,即使對外公佈通常也較低,要獲得真實可靠的數據確實很難。

認為主要在於下面幾個原因:

1. 平臺對逾期率比較敏感,公佈的逾期率有人為壓低的可能;

2. 有些做抵押貸的平臺真實逾期率可能確實較低,有足值的抵押物降低逾期成本;

3. 平臺用自有資金或風險保證金將壞賬核銷,列入統計的逾期率下降;

4. 平臺上線時間較短,未經歷完整的還款週期,風險還未暴露;

5. 很多平臺採用第三方擔保模式,由擔保機構代償的部分並不計入逾期率,因此擔保類平臺的逾期率普遍偏低。

3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知道網貸平臺的真實逾期率並不低,也不要感到害怕,還是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多高的逾期率屬於正常範圍內呢?這個確實也沒一個固定的區間。

可能做車貸業務的平臺,逾期率相對偏低,比如微貸網;做信用貸款的逾期率,可能遠遠高於同行業的其他平臺,比如說主打現金貸、消費貸的平臺。

尤其是現金貸,真實的逾期率絕對是在30%以上,但是動輒年化200%-500%的借款利率,能覆蓋平臺的壞賬,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就是平臺風險太高,可能一不小心因為風控問題雷了,還好監管及時叫停了現金貸。

所以,對於平臺的逾期率,如果後面行業肅清之後,都開始公佈真實的逾期率之後,不要太過於擔心。

畢竟小貸行業的平均逾期率都是9%,P2P行業如果在12%左右,也很正常。

當然,遠遠高於這個數值的話,建議還是遠離吧。

目前看來,逾期率失真,沒辦法作為評估平臺風險因素的標準之一。咱們網點投資人為了降低風險,除了遵循分散投資的原則之外。

儘量選擇小額分散、信批透明、資產優質、風控過關的平臺。

當然,有背景、有實力的平臺更好了,一旦出現什麼問題,平臺自然有完善的催收流程和貸後管理,最大程度保證投資人的本息安全。

說到底,風控依然是P2P平臺生存發展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