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智囊」「樗里先師」樗里疾

樗裡疾,又稱樗裡子、嚴君疾,是戰國中期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其母為韓國人。 因足智多謀,綽號“智囊”,被後世堪輿家尊之為“樗裡先師”。曾輔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國君主。樗裡子名叫疾。因居樗裡(一說楮裡,今陝西渭南)而稱樗裡子。其後他任庶長(大良造的幕僚輔官),被稱為庶長疾。後來他被封於蜀郡嚴道縣(今四川省滎經縣嚴道鎮),號嚴君,人稱嚴君疾。後人以采邑為姓,故此也被視為嚴姓其中一個根源。

樗裡疾擅長外交、軍事。秦武王驅逐張儀,魏章後,任命戰功卓著的叔父樗裡子為右丞相,精通韜略的甘茂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並且進行一連串戰爭,擴張秦國版圖,為後來秦國統一中國打下穩固根基。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說:“秦所以東攘雄諸侯,樗裡、甘茂之策。”秦昭王元年,樗裡子仍任為丞相。

認識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智囊”“樗裡先師”樗裡疾

影視劇中的樗裡疾

樗裡疾軍事成就:

1、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封樗裡疾為右更,派他率兵攻打魏國的曲沃,他驅逐了那裡所有的人,佔領了城池,將曲沃周圍的土地全部併入了秦國。

2、秦惠文王二十五年(前313年),秦惠文王命他為將軍攻打趙國,俘虜了趙國將軍趙豹(一名豹),奪取了藺邑(今山西離石西)。

3、秦惠文王二十六年(前312年),他又協助魏章攻打楚國,打敗楚將屈匄,奪取漢中。因功受封於嚴道(蜀郡有嚴道),號為嚴君。

4、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太子秦武王即位,驅逐了張儀和魏章,任命樗裡疾和甘茂為左右丞相。秦武王派甘茂攻打韓國,一舉攻下宜陽,同時派樗裡疾率領百輛戰車進抵東周都城。周赧王派士兵列隊迎接樗裡疾,對他甚是恭敬。

5、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即位,樗裡疾更加受到敬重。秦昭襄王元年(前306年),樗裡疾率兵攻打蒲城。蒲城的官員十分恐慌,便求胡衍出主意。胡衍便出面替蒲城官員求情,對樗裡疾說:“你攻打蒲城,是為了秦國,還是為了魏國?如果是為了魏國,那倒不錯;如果是為秦國,則未必有利可圖。因為衛國之所以成為一個國家,就是由於有蒲城存在。現在您攻打它勢必迫使它歸附魏國。魏國失去西河之外的城池卻無法奪回來,原因就在於兵力薄弱。現在您攻打蒲城使衛國併入魏國,魏國就會強大起來。魏國強大之日,也就是貴國所佔西河之外城池的危險之時。況且,秦王要察看您的此次行動,若有害於秦國而讓魏國得利,秦王定要拿您問罪。”樗裡疾於是撤離。

認識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智囊”“樗裡先師”樗裡疾

影視劇中的秦惠文王

相地術正宗堪輿祖師:

秦昭襄王七年(前300年),樗裡疾臨終前預言說:“一百年之後,這裡會有天子的宮殿夾著我的墳墓。”樗裡疾的家在秦昭襄王廟西邊渭水之南的陰鄉樗裡,因此人們稱之為樗裡疾。到西漢建立後,所建的長樂宮就在墳墓的東邊,而未央宮就在他墳墓的西邊,武庫正對著他的墳墓,正如他所預言的那樣。於是後世的堪輿家皆奉樗裡疾為相地術正宗,尊之為神。

《史記》及其他古籍倒沒有記載樗裡疾在堪輿學上的才能,不過在《古今圖書集成》堪輿部名流列傳卻將他列入風水學者。這是由於他曾經根據某地的“地理特色”,而準確的預測出,當事者未來的時空變化,因而名臊一時,並且為堪輿學界所推崇。據清朝馬泰清《地理辨惑》記載,樗裡疾有作品《青鳥經》傳世。

認識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智囊”“樗裡先師”樗裡疾

西漢長樂宮

認識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智囊”“樗裡先師”樗裡疾

西漢未央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