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生前最后一次南征,这一战改变了历史走势

赤壁之战后,曹操和孙权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其中发生的如曹孙隔江凝望、甘宁百骑劫营、张辽威震逍遥津等故事都令人津津乐道。相比之下,在建安二十二年(217)爆发的第三次濡须之战得到的关注则要少得多,实际上这场战役对三国格局造成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

建安二十一年(216)二月,攻下汉中的曹操回师邺城,并在五月进位魏王,又在七月接受南匈奴单于呼厨泉的朝拜,权势已经达到鼎盛。十月,曹操发起南征,同时赐予山越宗帅尤突印绶,令其举兵骚扰孙权后方。这时离赤壁之战已经过去八年,已经是曹操的第四次南征。

这次南征不止规模庞大,曹操更是拖家带口,夫人卞氏、儿子曹丕、孙子曹叡、孙女东乡公主一起随军出征,仿佛一家人出去旅游一般,只有儿媳甄氏因病留在邺城。

曹操生前最后一次南征,这一战改变了历史走势

老年曹操

十一月,曹操抵达故乡谯县,然后命臧霸、张辽二人为前锋,先行出发。二将率领水军渡过巢湖,强攻孙权治下的居巢县,臧霸一马当先,率先杀入城内,居巢城破,魏军首战告捷,这时大约是十二月。

次年正月,曹操抵达居巢,臧霸、张辽二人继续前进,达到濡须口,与吴军相遇。当时连日大雨,加之春水来临,水位渐涨。而在之前,孙权又命贺齐、陆逊率军斩杀了尤突,形势渐渐变得对吴军有利。四年前的第一次濡须之战,曹操便是因为春季涨水而退兵,这次旧事重演,魏军将士渐渐萌生退意。臧霸、张辽见此情景,认为不适合进攻,便等待曹操的下一步安排。

曹操生前最后一次南征,这一战改变了历史走势

张辽

不过显然曹操此次是有备而来,并不打算因为遇到一点挫折就选择退兵。经过多年的操练,加之与吴军的多次交战,曹操手下的水军已经不是当年那批在玄武池里泡几天出来的二把刀部队,对于年事已高的曹操而言,这次南征也许是他最后的机会,因而他选择搏一把。于是曹操率大军继续前行,抵达东吴重镇濡须坞,准备发起强攻,同时又派人联络丹杨人费栈,让他煽动山越继续骚扰孙权。

魏军的行动令孙权倍感不安,他怕濡须守将周泰顶不住,便派吕蒙、蒋钦二人救场,火线任命吕蒙、蒋钦为濡须督,持节,率领徐盛、朱然等将抵抗曹操,同时又派陆逊率轻兵进攻费栈。吕蒙、蒋钦达到濡须后,开始积极应对魏军的行动,加固城防,设置劲弩万张,同时又率军袭击魏军前锋,均有成效,战事渐渐陷入焦灼状态。

曹操生前最后一次南征,这一战改变了历史走势

孙权

这一年曹操已经年满六十三,自赤壁之战以来,因连年征战,当初神采飞扬的他已经苍老憔悴了许多。建安十六年,曹操进军潼关,与韩遂马超率领的关中联军交战;建安十七年,进军濡须,和孙权交战;建安十九年,再度进军濡须;建安二十年,进军汉中。六年间,曹操在关中、河北、淮南、汉中等相隔几千公里的地方来回奔波,几乎每半年就要发起一次征战。这样高强度的行动令已经年过花甲的曹操感到十分吃不消,他在上一年拿下汉中后,甚至已经失去了进攻蜀地的心力,用一句“既得陇,复望蜀”的感慨拒绝了属下让他亲征蜀地的建议。如果这次南征无法成功,曹操大概就只能放弃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的愿望了。因而曹操还是拖着已经不再强健的身躯,咬紧牙关坚持着。

另一方面,孙权面对前有重兵,后有夹击的紧急情况,也同样万分焦急。前一年惨败合肥的阴影在他脑海中依然挥之不去,吴军面对战力强悍、复仇前来的魏军在正面战场上已经失去了气势,加之前期交战中又被魏军攻下了居巢,而后方的费栈也兵力强大,孙权感到这次的危机不亚于当年赤壁。

就在这时,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了,曹操军中爆发了瘟疫。

赤壁之战时,曹操便是因为赶上了荆州爆发瘟疫,使得全军战意丧失,战斗力大幅衰减。而曹纯、李通、周瑜等曹孙双方正值壮年的将领也在不久染病去世,很可能就是感染了瘟疫。

建安二十二年的这场瘟疫同样来势汹汹,曹植的文章《说疫气》中写道: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与曹植关系良好的才子王粲此时就在曹操南征的军中,同样染上了疾病,不久后便离世。与王粲合称为建安七子的另外六位文学家(其中就有当年写檄文把曹操骂得汗流浃背的陈琳),除了在之前已经离世的孔融和阮瑀,其他四人居然在这一年一同染病去世,建安七子全部凋零。

曹操生前最后一次南征,这一战改变了历史走势

曹丕

两年后,与这几人同为好友的曹丕在给朋友吴质写信时,回忆到与他们生前的交往,感到不胜悲凉,深情地写道: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曹操军中染上病的重要人物不止主簿王粲,甚至还包括司马懿的哥哥,时任兖州刺史的司马朗。司马朗生活节俭,又关心下级,当军中发生瘟疫时,他亲自前往巡视士兵疫情,并采集药草,结果自己反而感染上了疾病,不久便死于军中。

曹操生前最后一次南征,这一战改变了历史走势

为人民服务的司马朗

受疫病之累的也不止曹操,在这一年,孙权的心腹爱将凌统也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九岁。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他的死因,但会在这样年轻的岁数去世,估计多半和瘟疫脱不开关系。同年,孙吴还失去了另一位重量级人物,那便是鲁肃。

曹操生前最后一次南征,这一战改变了历史走势

同年去世的鲁肃

如果说春水无法击垮曹操的斗志,那么面对瘟疫,他就不得不屈服了。而这时,孙权方面传来捷报,陆逊在和山越的交战中,派兵深入山中,巧妙隐瞒自己兵力较少的情况,在山谷里到处插满旗帜,四处擂鼓,创造出人多势众的假象,削弱了费栈部队的战意,最终一举平定叛乱。

这对于孙权而言自然是雪中送炭的事,他凭借自己一贯敏锐的嗅觉,发现了曹操此时极度不利的状况,马上派遣使者前往曹操军中,表示愿意投降称臣。这是对曹操的一种让步,所谓的称臣自然不是放弃自己的独立性,更多的是给曹操一个台阶下。这也是孙权自赤壁以来,首次向曹操服软,而这样的把戏,在日后孙权面对曹丕时,还将多次上演。

曹操收到孙权的投降信,叹了口气,他自然知道孙权不是真的称臣,但这时的他也确实没有办法把孙权怎么样,便同意了孙权的请降,并留下夏侯惇、曹仁、张辽留守居巢,宣布回军。这时是建安二十二年三月。

战后,吕蒙、蒋钦因功受封左右护军,成为吴军最举足轻重的两位将领。而以少胜多击败费栈的陆逊因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受到东吴诸将及孙权的重视。孙权因向曹操称臣的缘故,双方关系得到缓和。同时,淮南战事的连连不利也让他对从淮南方向的向北扩张的计划感到颇为丧气。正巧,一贯主张联刘抗曹的鲁肃在此时去世,最终在吕蒙的鼓动下,孙权把目光投向了关羽所镇守的荆州。

曹操方面,军事和健康的外因加内因令曹操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而这时曹植又因乘车硬闯司马门而令曹操越发失望,于是在这一年十月,曹丕被立为世子,曹家的立储之争结束。曹操也因孙权的称臣,而把重心从军事方面转移到了政治方面,开始为曹丕代汉扫清障碍。

可以说这次濡须之战,在很大程度上了决定了之后的历史走向。而千里之外的蜀汉政权,此时正在积极筹备汉中之战,对于东吴动向的变化还浑然不觉。

最后放一个小彩蛋。话说这年六月,曹操的夫人卞氏回到邺城时,已经病愈的曹丕夫人甄氏前往迎接,卞夫人的左右侍婢见到甄夫人容光焕发,气色更胜从前,很奇怪甄夫人和儿女离别这么久,怎么反而更有光彩了。我想,这个问题大概要问一问镇守邺城的曹植怎么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