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對比分析

在中國的家電行業中,格力、美的、海爾為三大巨頭,尤其是格力和美的更具有可比性。

站在一個消費者的體驗來看,個人覺得格力的空調製冷比較快、故障率低、售後服務好。例如有一次,單位有一臺格力空調故障,我打電話給售後,半小時後維修師傅就到了,後來查出是被老鼠咬斷電線了。

對於美的的體驗,感覺空調製冷相對慢一點,但小家電比較好用,例如電風扇、電飯煲、電壓力煲、豆漿機等。

巴菲特說,我們不僅要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對其競爭對手的情況也要一目瞭然才行。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對比一下家電行業兩大巨頭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一些主要指標。

一、近6年淨資產收益率(從2017—2012,以下同)

格力電器:34.1528.6326.3732.0631.4327.59,平均為30.04%;

美的集團:23.4424.0225.8326.6116.1922.77。平均為23.14%;

近6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格力比美的多出6.9%,此項格力完勝。

二、近6年主營業務收入

格力電器:14,828,64510,830,2579,774,51413,775,03611,862,7959,931,620,6年增長1.49倍;

美的集團:24,071,23015,904,40413,844,12314,166,81812,097,50010,259,811,6年增長2.35倍;

近6年主營業務收入:格力的2017年比2012年多490億,美的2017年比2012年多1381億。

業務收入增長速度:美的勝。

三、近6年扣非淨利潤

格力電器:2,117,0461,560,0521,231,3581,414,495890,784699,521,6年增長142億;

美的集團:1,561,4101,349,2871,091,134947,685390,338302,749,6年增長126億。

以2017年為例:美的的營收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為 2407億和156億,格力為1483億和212億,美的營收比格力高,但淨利卻比格力少56億,這說明格力的淨利率要遠遠高於美的。

四、近6年淨利潤率(從2012—2017年)

格力電器:7.04%,7.51%,10.27%,12.6%,14.4%,14.28%;

美的集團:2.95%,2.76%,6.69%,7.88%,8.48%,6.49%;

好明顯,我們可以看到,從淨利潤率來看,格力比美的高出很多,平均為兩倍多。思考:是否主要產品的毛利率存在較大的差距?

五、近6年的空調毛利率(從2012—2017年)

格力電器:27.53%,34.51%,40%,36%,39%,37.07%;

美的集團:24%,25%,27%,28%,31%,29.04%;

近6年平均值:格力為35.69%,美的為27.34%,格力勝出。在激烈的同行業競爭中,同類產品毛利率高者擁有一定的成本優勢,這也是一種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綜合分析:以2017年為例,格力總營收為1483億,其中空調業務為1234億,佔總營收的83.2%。外銷業務為185億,佔總營收的12.47%。公司製造業的平均毛利率為35.80%。

美的集團:2017年總營收2407億,其中空調業務為954億,佔總營收的39.63%。外銷業務為1040億,佔總營收的43.21%。公司製造業的平均毛利率為26.51%。

我的總體看法:空調業務是格力的主要收入來源,空調行業老大的地位在未來5年內難以撼動。近年發展比較快的是智能裝備,現在正在籌劃的是芯片業務。芯片業務的市場非常大,但它又是一項科技含量非常高、投入相當大的業務,要體現經濟效益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美的的業務以消費類電器、空調、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為主,比較受到市場和消費者歡迎的是消費類電器和空調,而庫卡機器人則是花重金從德國收購的,其經濟效益還有待觀望。

對股東來說,最重要的肯定是公司的利潤。所以,個人看法:現在持有格力比持有美的要穩妥。(作者:寧靜致遠2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