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主營業務增長有限 多元化發展還需放穩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格力電器:主營業務增長有限 多元化發展還需放穩

還記得董明珠和雷軍六年前那個著名的“十億賭約”嗎?

6年前,CCTV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頒獎現場,雷軍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董明珠當場反擊,“要賭就不是一塊錢,我跟你賭10個億”。格力電器董事長與小米掌門人之間的“十億之約”由此而來。

這一次,臨近格力電器公佈年報的日期,“十億賭約”頻頻被提起,格力電器2018年的業績也備受關注。

4月28日晚,格力電器披露了2018年財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為2000.24億元,同比增長33.33%;實現歸母淨利潤262.03億元,同比增長16.97%。2018年度小米集團實現營收1749億元,同比增52.6%;全年調整後淨利潤85.5億元,同比增長59.5%。

單從2018年度實現的營收上來看,格力首次突破2000億元,而小米全年營收為1749億元,董明珠成為贏家;如果從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增速來看,雷軍也不能說落後。

當然賭局已塵埃落定,但對於格力而言,要保持龍頭地位也不容易。

利潤率下滑,營業成本提升較快

格力電器:主營業務增長有限 多元化發展還需放穩

據GPLP犀牛財經瞭解,2010年-2014年格力電器營業收入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速,2014年格力電器的營業總收入從2013年的1200.43億元增至1400.05億元后,在2015年格力電器的營業總收入走了一小段下坡路至1005.64億元。由於2015年空調市場處於低迷時期,格力電器逐步化解庫存壓力之後,以及空調市場的重新回暖,格力電器在2016年和2017年繼續上坡,2017年度格力電器總營收達到1500.2億元的新高峰。一鼓作氣,2018年格力電器業績再創新高首次突破2000億。

格力電器雖然業績持續增長,但2018年營收和淨利增速有所放緩。

GPLP犀牛財經瞭解到,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24億元,同比增長33.33%,較上年營收增長的36.24%,下降了2.91個百分點;實現歸母淨利潤262.03億元,同比增長16.97%,較上年同比增長的44.87%,下降了27.9個百分點;公司銷售毛利率為30.23%,同比下降2.63%;銷售淨利率為13.31%,同比下滑1.87%。

格力電器利潤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原材料成本上漲及管理研發費用開支上升和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兩方面。

格力電器:主營業務增長有限 多元化發展還需放穩

家電製造的營業成本的主要構成是原材料。2018年長江有色市場現貨銅的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格力電器家電製造業務的原材料佔營業成本比重由2017年的86.72%上升至87.23%。2018年家電製造的人工工資同比上升11.35%,主要是因為給員工加薪;折舊同比上升45.78%,主要是因為縮短了部分固定資產如:房屋建築物、電子設備、運輸設備、機器設備四類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能源同比上升21.22%。

格力電器:主營業務增長有限 多元化發展還需放穩

2018年公司管理費用同比上升77.91%,研發費用同比上升93.18%,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合計超過110億,較2017年大幅上升。2018年管理及研發費用的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職工薪酬、物耗、折舊及攤銷增加。

並且通過格力電器公佈的2019年一季報顯示,格力電器2019年一季度實現營收405.48億元,同比增長2.49%;淨利潤56.7億元,同比增長1.62%;扣非淨利潤51.14億元,同比增長22.1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77.33億,同比降低46.15%,主要是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增加所致。

而同一天,美的集團(000333.SZ)公佈的2019年一季報顯示,美的集團一季度實現營收752.06億元,同比增長7.84%;淨利潤61.29億元,同比增長16.6%;扣非淨利潤60.85億元,同比增長19.84%;當季經營現金流為118.42億元,同比增長167.39%,主要是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增加所致。

單從數據上來看,格力電器相較於美的集團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長較緩,而且2019年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發生背離。同時,根據中怡康發佈2019年第一季度空調市場的報告來看,格力電器的空調零售額在線上市場僅排在第三位,佔比不到排在第一的美的一半;美的空調的零售量在線下市場上也力壓格力,穩居第一。難道格力電器的空調龍頭地位不保了嗎?

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銷售策略不同導致。市場對空調的需求量是根據季節不同而變化的,第一季度一般是銷售淡季,第二季度會迎來空調銷售的旺季。格力電器2019年一季度應收賬款為111.4億元,同比增長44.69%;預付賬款為42.55億元,同比增長96.81%。格力預付賬款的大幅增加,很有可能是為了第二季度空調的銷售高峰蓄力。根據中怡康線下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美的率先進行了大力度的降價促銷,美的空調均價同比下降8%,而格力空調均價小幅上升2%。預計格力電器第二季度的業績會有一定提升。

主營業務增長空間有限

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公佈的《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家電市場規模達到8104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9%。其中,彩電零售額1433億元,同比下跌9.59%;空調零售額1980億元,同比增長率為4.5%;冰箱零售額969億元,同比增長為3.5%;洗衣機零售額707億元,同比增長率為3.1%;廚衛產品整體表現尚可,全年規模達到1769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5%。除彩電之外,空調、冰洗、廚衛、生活小家電都實現了增長。

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在空調市場,TOP3品牌的零售額市場份額由2017年的72.1%擴大到2018年的73.6%,TOP5品牌的零售額市場份額由2017年的82.2%擴大到2018年的83.8%,TOP10品牌的零售額市場份額由2017年的93.0%擴大到2018年的93.8%。可以看到,空調市場的市場份額持續向頭部品牌集中。

像彩電、空調、冰箱和廚衛這樣的傳統大家電行業,品牌之間的技術相對成熟且競爭較為激烈,業績大都在靠前的幾個品牌之間此消彼長,增長空間相對拘謹。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空調行業在2018年有4800萬臺的天量庫存。如此大規模的庫存沉積,但是市場上對空調的需求是有限的,這就意味著大量資金被沉澱在庫存上,而且空調行業的形勢會變的嚴峻。

從行業整體來看,家電行業整體增速放緩,但是空調庫存較大,導致行業利潤提升動能不足。中小品牌將繼續被邊緣化,甚至被淘汰是大概率事件。但是頭部品牌的增長空間及瓜分到的市場份額是較為有限的。

公司業務板塊逐步多元化

從2018年格力電器的分業務收入構成看,空調業務仍然佔據絕對龍頭地位,雖然在整體營收中的佔比從2017年的83.22%下降到78.58%;2018年格力空調業務收入仍達到1556.8億元,同比增長26.15%;且毛利率仍高達36.48%,同比微降0.59%。只能說明公司對空調單一業務依賴程度稍稍減輕。

其次,格力電器在生活電器板塊同比增長64.90%、智能裝備板塊同比增長46.19%及其他主營業務同比增長83.97%。格力電器在生活電器板塊、智能裝備板塊及其他主營業務方面的增速明顯快於公司的整體增速,從一方面來說公司多元化發展之路初步獲得成效。

近幾年格力電器的多元化發展之路一直圍繞著“手機”“汽車”“芯片”,但是走的並不順暢。這些領域均屬於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行業,剛進入這些行業無法把握行業技術主線,而且行業投資回報週期較長。所以,格力電器多元化之路一定要在穩中求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