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925名幹部人才奔赴藏區,只爲這件事……

四川925名干部人才奔赴藏区,只为这件事……

蔚藍的天空,白色的雪山,如翡翠般濃綠的草甸山川,在四川藏區絕美的土地上,自然風光得天獨厚,但醫療、教育、基礎設施等諸多方面都面臨著亟待完善的問題。

2016年9月,四川第四批925名援藏幹部人才奔赴藏區,展開為期兩年的對口幫扶工作。兩年來,他們做藏區人、說藏區話、辦藏區事,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助推藏區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在雪域高原上書寫出人生精彩的篇章。

傾力傾智 土豆粉加工廠留下希望

“太好了!土豆粉條不愁賣了。”得知四川將創建扶貧產品公益性集體商標,全川扶貧產品都將有“身份證”的好消息後,瀘州援藏工作隊的遊麗萍第一時間告訴了隊長鄒冰,“拓寬銷路的‘通行證’有了,在稻城兩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2016年9月,初到稻城的瀘州援藏工作隊隊員還來不及欣賞這裡的秋色,便接到助銷土豆的任務。賣土豆,成為他們面臨的第一個扶貧問題。

“稻城大部分老百姓家都種土豆,全縣年產土豆6000噸以上。遺憾的是,土豆高產卻不高銷。”瀘州援藏隊隊長鄒冰坦言,“物流成本太高,新鮮土豆運不出去。而稻城的冬天有近2個月氣溫在零下10—25度,存儲也很困難。”

四川925名干部人才奔赴藏区,只为这件事……

稻城縣省母鄉土豆粉加工廠。(楊濤 攝)

“建廠!建稻城縣第一個農產品深加工廠。”考慮到整個甘孜州無一家土豆加工企業,鄒冰決心用延伸產業鏈的方式,可持續地解決扶貧問題。

在稻城搞產業經濟,比想象中更難。同樣建一家土豆加工廠,在內地可直接購買整條最先進的生產線,而在平均海拔3700米以上的稻城縣,生產設備卻要定製。

2016年國慶期間,遊麗萍和另一名援藏隊隊員張芥瑋前往河南考察採購土豆澱粉、粉條生產設備。幾天時間,他們跑遍了洛陽、開封、南陽等地。“一聽說是高原,好多廠都不敢賣給我們。低電壓、高海拔、無技術,廠家一算售後成本,都覺得不划算。”為找到適合高原生產的電動機,遊麗萍發動身邊的同事和家人一起想辦法。

2016年10月15日凌晨4點,載著甘孜州第一家土豆粉加工廠設備的汽車回到稻城。“一側是陡峭山崖,一側是茫茫深谷。”講起那夜,遊麗萍仍心有餘悸,“司機預計的油量不能到達預定的加油站,水箱的水乾了,剎車片的糊味兒刺鼻。滿山大雪,車輛在打滑的路面艱難前行,我們嚇得一晚上都不敢閤眼。”

四川925名干部人才奔赴藏区,只为这件事……

瀘州援藏工作隊的遊麗萍講起土豆粉加工廠的建設歷程感慨萬千。(朱虹 攝)

2016年11月初,土豆粉加工廠開建。因高寒缺氧,每年11月稻城所有工地都要停工,為搶在全面停工前完成工廠主體工程,遊麗萍每天天不亮就到施工現場,晚上快10點才返回住地。

“安裝水管時才發現預挖的管溝不夠,隊員們只好上山繼續深挖、埋管,大家鞋裡裝滿了泥水,但沒人停下來脫襪換鞋。”回憶過去,遊麗萍說,“大風才是這兒的主人,它隨時‘回家’看看,彷彿要把我們攆走。”

臉頰凍木了,嘴唇流血了,臉被風吹乾、吹裂……遊麗萍沒有一絲抱怨,“出太陽的時候就暖和了,它(廠房)一定很堅固,(因為)它是在風裡建起的。”

2016年11月21日,稻城縣省母鄉土豆粉加工廠進行了土豆澱粉和粉條自動化生產線的首次試機生產。

“村民每畝土豆較過去多增收了500元。”鄒冰說,今年又引進瀘州敘永縣一家企業提升加工廠深加工的能力,目標是生產出更為豐富便攜的旅遊產品。

“省母鄉土豆粉加工廠可能是同類工廠中海拔最高的。”遊麗萍說,“更重要的是,它現在是老百姓的希望。”

醫療幫扶 高原有了“小華西”

說起巴塘縣人民醫院的蛻變,醫院院長曲珍最有發言權。

“以前整個醫院只有200平方米,就連醫生辦公室都鋪滿了病床,醫生只能在牆上寫處方。”曲珍告訴記者,醫院新的門診、住院大樓2012年10月就已建成,但由於缺少資金,相關的醫療設施始終沒能同步配套,“要不是雙流的對口支援,縣醫院可能還是空空的大樓。”

曲珍口中的雙流,是成都市雙流區。2012年,四川啟動省內7個發達市州對口支援20個藏區困難縣的行動,成都市雙流區(以下稱“雙流”)負責對口支援巴塘。

在四川藏區,受醫療條件和技術影響,一些群眾常將小病拖成大病,最終導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為此,雙流決定將破解群眾醫療難題作為阻斷貧困的一個重要方向。

在瞭解到巴塘縣人民醫院的困境後,雙流投入1300多萬元,按照二級甲等醫院的標準,採購了185大類醫療設施設備,對手術室、產房進行了專業改造,建設了消毒供應中心、洗漿房等配套工程。“雙流更是下大力氣培訓幫帶巴塘醫務人員,以及幫助開設中醫骨科、肝膽外科、心血管科3個特色專科門診。”曲珍如是說。

去年5月,巴塘縣拉哇鄉群眾多吉友珍膽結石發病,援藏醫生羅敏診斷後立即為她進行了手術。對此,曲珍說:“以前巴塘縣腹腔鏡微創手術一直是空白,患了肝膽疾病的農牧民只能去康定、成都等地就診,是雙流援建的肝膽外科填補了這一空白。”

四川925名干部人才奔赴藏区,只为这件事……

援藏醫生王良紅為藏區百姓看病。(韓國良 攝)

2013年,雙流區人民醫院醫生王良紅被派駐巴塘創建中醫骨科。3年時間,他把這一科室打造成特色科室,每年僅中醫骨科就收治各類患者3000餘人。

“我以前不是中醫骨科的,是後來才學的。”醫生友珍是王良紅帶出的徒弟之一。中醫骨科創建開始,王良紅便挑選了3名醫生作為徒弟,在3年時間裡,悉數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傳授給他們。

王良紅說:“我援建是一陣子,但醫療技術的傳承卻是一輩子,我不想自己走後出現人才的斷層。”

曲珍坦言,有設備缺人才,在高原藏區是一個通病。“這些年,中央、省、州給我們醫院配備的一些先進設備,由於沒有懂技術的人員來操作使用,只能閒置在那裡。”

記者瞭解到,在援建之前,巴塘縣人民醫院設施設備使用率不足65%。後來,雙流圍繞巴塘醫療衛生的薄弱環節進行調查統計,並針對設備使用情況開出問題清單,一方面通過援建醫生幫帶,另一方面選派巴塘醫生外出培訓,有效改變了醫療設備躺在庫房裡“睡覺”的狀況。

四川925名干部人才奔赴藏区,只为这件事……

成都雙流區組織醫療專家到巴塘開展專題講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為更好地培養藏區醫療技術人才,雙流採取“請進來”與“送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每年組織2批次專家前往巴塘,結合當地醫療現狀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知識講座及臨床帶教、教學查房、手術演示等。

巴塘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羅毅驕傲地對記者說,如今巴塘的醫療覆蓋了鄰近的芒康、理塘、白玉、德榮等地區,已成為川、滇、藏三省區交界的區域醫療中心,被周邊縣的患者譽為高原上的“小華西”。

真情支教 管樂隊點燃藏區孩子音樂夢想

四川925名干部人才奔赴藏区,只为这件事……

成都市龍江路小學援藏老師王璐正在教授藏區學生樂器。(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兩年的援藏支教,將是我人生中最為精彩的一段。”2016年9月8日,成都市武侯區援藏隊出發的日子,也是龍江路小學援藏老師王璐37歲的生日。

十幾年前,王璐所在學校的一位老師做了一場報告。聽了他的故事,王璐就下定決心,有機會一定要去藏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援藏的日子裡,王璐主要在甘孜州白玉縣一所小學擔任音樂老師。“當地人骨子裡就流淌著音符,很多孩子天生就會唱歌,但在音樂知識、音樂素養的培養上幾乎為零。”王璐支教的學校沒有專職音樂教師,音樂課是其他老師代上,而且最多就是帶著學生唱唱歌,於是“我就想發揮自己所長,為他們建一支管樂隊。”

王璐在所教班級積極推行“器樂進課堂”,成立了小豎笛樂隊。援藏的兩年時間裡,他利用上午大課間、中午休息、下午放學後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訓練,每天超時工作達3個小時。

“成立之初,學校都沒有什麼樂器,更難的是學生們完全沒有音樂基礎知識,學起來很吃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學校的支持加上學生們的堅持,在2016年11月的校慶活動開幕式上,王璐帶著豎笛樂隊的同學們完美呈現了《歡樂頌》和《雪絨花》。

四川925名干部人才奔赴藏区,只为这件事……

成都市龍江路小學援藏老師王璐與藏區的孩子在一起。(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作為援藏教育精準扶貧的一員,王璐除了結對幫扶貧困學生外,還通過聯繫身邊的朋友,為學校的管樂隊援助了近萬元的器材,包括50個板式譜架、40個校音器等。

如今,王璐兩年的援藏支教工作即將結束。“樂隊的孩子知道我要走,哭成了一團。”講起離別,王璐的聲音有些哽咽,他捨不得孩子們,“我很擔憂樂隊未來的學習,擔心離開後,孩子們就荒廢了。我希望能通過遠程教學,繼續為他們的音樂夢想助力。”

今年5月14日,稻城縣然央藏寨的第一家民宿阿扎小院開張營業。

“是援藏隊給了我信心。”在瀘州援藏隊的幫助下,村長阿友布嘎獲得了投資,並順利完成了民宿裝修。

四川925名干部人才奔赴藏区,只为这件事……

經過援建,然央藏寨變得越來越美。(楊濤 攝)

獲得投資那晚,援藏隊在阿扎小院慶祝。當晚9點,鄒冰的電話響起,妻子剛想和他訴說工作的苦惱,就被打斷了。“阿扎的院子,簽下來了。”說完這句話,鄒冰的眼淚便湧了出來。這是經過長久艱辛後終獲成果的人再正常不過的反應。

像鄒冰一般,將汗水、淚水留在四川藏區的援藏幹部有很多。自2010年以來,四川省委組織部持續開展“千名幹部援藏行動”,每兩年會選派一批幹部人才赴藏區開展援助服務,截至目前,已選派四批4500餘人深入藏區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如今,援藏隊員們為期兩年的援藏工作即將結束,初秋的稻城也已迎來今年的旅遊高峰。趁著暑假,遊麗萍的丈夫帶著女兒來到高原看望忙碌的她。在回縣城的路上,他們遇見了彩虹。遊麗萍將車停下,她終於能夠好好欣賞一下這美麗的高原。

用人民的視覺給你不一樣的精彩四川!

人民網四川頻道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