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1911》——压垮大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读|《大变局:1911》——压垮大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我而言,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和文革历史一样,是一个神秘花园,一草一木都能吸引我的目光。

叶曙明的这本书,算是深度扫盲之作。

所谓深,是指其材料之丰富、原始、集中,海量一手信息扑面而来,眼花缭乱、难以把持。宛如见到满汉全席,都是好菜,都想吃进肚去。所谓扫盲,是指初次了解这段历史,很多素材是首次接触,从震惊感叹的感性认识到全部吸收深刻理解需要过程。好菜太多,肚子太小,一时只能浅尝辄止,留待后续慢慢消化。

初步感受是三个没想到。

一是没想到武昌起义如此轻易。

起义纯属误打误撞。辛亥革命作为推翻帝制的象征,历来在历史书中把它摆到了神圣地位。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又有着更加神圣的地位。其实,最后取得成功的起义并不是最初计划的起义,而是计划起义失败后的尾声。它只不过是晚清上百起失败起义中的一次,是大起义计划失败后的小死灰复燃。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尾声大过了正剧。

革命党原计划的起义时间是1911年中秋节(10月6日),与以往屡次失败的起义一样,因为事前走漏风声和一些意外事件,起义未举而败。组织者、指挥员被捕的被捕、逃亡的逃亡,大头们已经放弃这次起事,放弃那些准备起义而尚未被抓的壮士们。全城搜捕、逐一排查,革命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由于起义名单已经被缴获,那些尚未被逮捕的底层军官士兵,想到干也是死,不干也是等死的命运,决定垂死挣扎,铤而走险,在无组织、无外援、无计划之际,自行组织、自行规划,于4天之后(10月10日)在一个连长的带领下起事了。

就是这次已经被宣告失败的起义,因为部分基层官兵的垂死挣扎而死灰复燃了。总督的临阵逃亡,起义获得难以置信的成功,从而推倒多米诺骨牌,展开链式连锁反应,引发后续的政治核裂变。起义时孙中山在美国刷盘子,同盟会各类头面人物也都不在场,最后推荐的首领也是与革命党毫无关系的黎元洪。要说窃功,应该是孙中山与同盟会在事后悄悄摘了当时起义革命党人的桃子。

起义本非颠覆清廷。起义虽然引发连锁反应,点燃了全国的干柴烈火,但是南方数省独立尚不能构成对北方中央政权的存在威胁,与当年的捻军、太平天国、八国联军作乱时相比,北方局势相对更加稳定,帝都附近尚未有大片革命力量,不至于引发朝廷颠覆。

应该说,武昌起义的小鞭炮,炸不掉清廷这个百年碉堡,真正攻破这个百年堡垒的是内奸袁世凯。朝廷启用袁世凯平乱,袁世凯也确实组织北洋军收复了武汉,南方局势似乎可以顺利荡平。但袁世凯出山,一是报摄政王载沣免其职和欲杀其人的仇,二是要自己取皇帝而代之。他在武汉取得初步胜利后,一手与革命党勾结谈条件,以逼迫清廷退位换取自己当新帝;另一手却按兵不动,勒马不前,借用革命党之威向朝廷施压,吓唬小皇帝,不退即可能被推翻而死无葬身之地,退则保证生活性命无忧。

于是乎,仅仅2个多月后,12月29日,摄政王载沣退位,再不到2个月后,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退位,二百多年的大清结束、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结束。当然,大清结束后,袁世凯称帝的百日只能算闹剧,不能成其为新朝代。

读|《大变局:1911》——压垮大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是没想到袁世凯道德如此败坏。

纵观晚清各类封疆大吏之中,以忠诚贤能论,排第一的是曾国藩,他大义在胸,维护国家稳定,约束自己家人下属,不称霸,而且培养大批贤能门生。第二的是李鸿章,他一心为国为民族,胸怀伟大,全力为朝廷当“裱糊匠”,不如曾国藩的两点:其一是团结能力不如,在甲午战争中败于翁同龢等保守派,在反制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时又败于皇族,形成一人独撑的局面,没有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其二是没有发现培养贤明门徒,曾有李,而李培养的是袁世凯、盛宣怀等。袁世凯是窃国大盗,盛宣怀是无知莽夫。

盛在宣统刚刚即位,摄政王载沣年方27岁经验不足之时,只顾自己树立强势权威,不顾四川和全国大局不稳的实际,强推四川铁路国有化,导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导致湖北新兵驰援四川,导致武昌空虚,导致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导致全国闻风而起,导致清廷倒台。袁世凯作为朝廷最为信任之大臣,毫无曾、李之国家荣誉感、民族使命感,不能真心为朝廷、为国家、为民族的稳定过渡和逐步强大做想,在改革中为自己捞权、排挤对手,被识破后又恼羞成怒,挟私报复,最终上演逼退清朝,自我登基的闹剧。晚清有此掘墓人,不能不说是李鸿章和慈禧的察人用人失误。

读|《大变局:1911》——压垮大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孙中山与袁世凯

三是没想到曾国藩死后影响中国如此之久。

曾国藩在任时,平太平天国、倡洋务运动,启同治中兴,自然是影响了大清王朝。但在其去世之后,中国屡次大事也都与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是其在左右国家走势。

首先是晚清经改无不倡曾氏思想。北洋大臣李鸿章等是曾的学生,其第曾国荃以及湘军大批将领也都先后成为地方督抚大员。他们执政期间,军事上学曾氏带兵方法、政治上学其治理理念、经济上更是贯彻洋务精神,把资本主义经济引入国内,晚清经济的工业化、机械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其次是辛亥革命乃湘军幽灵不死。湘军解散后,高者为官,低者为寇。南方数省自湘军返乡后,民风日益强悍,好斗、敢斗、想斗,和平时期是土匪、战争时代是革命者。所以,辛亥革命的武装力量来自湘军后人,革命的精神来自湘军战斗精神。孙中山始终只能在南方活动,南方又始终是革命党的老巢,屡次北伐都是从南方起事,可见南方已经是一片混子、痞子、疯子,只要有人能振臂一呼,就是一支力量。

三是中国革命乃湘军起家。湘军的力量和战斗精神,在中国革命中也处于先驱和奠基地位。三大起义: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无一不出自南方数省。井冈山汇合的湖南、江西农军和南昌起义的新军,基本都是湘军之后。中国革命力量的星星之火,实际上是以湘军为底。这种力量和精神是没有原则的:让他反清朝,抄家伙就反;反完清朝又让反民国,抄家伙再反;由此推之,未来让他们反共,又会如何?

四是曾氏思想影响数代伟人。在治兵上,蒋介石将曾国藩治兵方法作为黄埔军校教材,蔡锷亲自编写修订《曾胡治兵语录》。这本语录一直影响后续的国共两军,成为两军竞相学习的基础教材。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初就是原封不动抄曾国藩的原文。

在做人上,一本《曾国藩家书》至今是好学之人的床头必备。毛泽东讲,近人中吾独服曾文正。他学习《曾国藩家书》不知几回。曾国藩治学严谨,博览群书,这是他升官、当官、保官的雄厚基础。而他看书多的根源就是自律,每天要看书,每天要写日记,高度的自律造就了他所有的成就

在治军上,他所建立的湘军营制、战略战术与红军乃至解放军都很像,说明毛主席、我军吸收借鉴他的地方很多。比如,他的湘军讲究“以礼治军”,开近代军种思想政治工作之先河;他的战略如“借一方之良锄一方之莠”,战术原则如戒攻坚、戒分兵、重人轻器、重军轻地、重士气轻成败和围城打援等思想,都是后来红军与解放军运用自如的战术原则。

读|《大变局:1911》——压垮大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曾家大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