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4代守渡口,120年 “不收一文钱”,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2014年4月13日,在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大沙河村古渡口,建始县国税局机关党员干部在听万其珍老人讲述“百年义渡”的故事。为了遵守祖辈的一个承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村民万其珍,一家四代百年如一日“不收一文钱”,在大沙河边为村民义务摆渡。

在风景如画的武陵山区深处,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有一个古老的渡口,万其珍是万家第三代义渡传人。1989年起,他坚守祖辈承诺不收分文义务摆渡大沙河两岸的群众,每天来回摆渡数十趟,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义务摆渡是从万其珍爷爷那一辈开始的。1877年,万其珍爷爷万作柱为躲兵役,从江汉平原举家迁到大沙河村。

大沙河村很多村民家住此岸,田在彼岸,每日要绕行很远到对岸劳作。有人自造木筏,但时常翻船落水。来自水乡的万家爷爷会划船,目睹此景,于是卖了猪,造了条小木船,专职摆渡,还许下诺言: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钱。


临终前,万家爷爷嘱咐两个儿子要对这个承诺负责。万其珍的父亲作为长子,继续着万家的义渡。万其珍的父亲去世后,其叔二话没说,又在大沙河边摆起船,直到病逝在渡口旁。万其珍接过了篙杆,和祖辈一样,无论冰雪连天,还是夜半更深,只要有人喊“过河”,哪怕只渡一个人,也会起身摆渡。图为孙子没活干时常常到渡口陪伴万其珍。

近年来,万其珍老人先后获得感动中国2010年度网络人物、首届中华“十大信义人物”、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如今,万其珍已70多岁,还在继续为村民服务,万其珍的儿子万芳权也经常帮父亲撑船,成为万家第四代船工。子孙四代120年来免费为村民摆渡只为“信义”二字,这种坚持不懈做好一件事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