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

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

“好的家庭教育,是最贵重的家产;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的陪伴。”

如果能做到,会让我们的孩子受益。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决定孩子成人成才的关键,不是社会,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庭的因素占70%。学校是在“半成品”的基础上不断加工,塑造,而这一空间,是有限的。孩子的成功怎么来?不在于是否有聪明的大脑,决定于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这一要素,培育的根基是家庭。这是我们每个家庭都可能忽略的问题。

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气氛,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就决定了他的未来。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的意识和方式,对孩子影响最大,老师也比不上。

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思考:手机和书。

私认为,初中学生在校,不适合带手机。现在智能手机就是一部电脑,网络到处能上,而网络世界太复杂,不健康的或不适合孩子的随处都有。孩子好奇心大,是非辨别能力差,不好的东西容易上瘾。没有老师或家长指导下上网,出现过很多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问题。可是学校怎么强调都没有效果,学生以手机娱乐,上课都能听到手机叽叽叽叽地叫。问到家长,家长说不知道。

能改变一个人品质的是读书,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也是读书。读书习惯,是一个人终身最好的习惯。读书,有百益而无一害。读书,能让你与众不同。教育实践中,我们努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加入到读书行列中来。要求家长多买书,多读书,营造浓浓的读书气氛,给孩子做出榜样。可是,有些家长,换部手机,好像买垛扑克牌;买本书,却掂量再三。把买书当作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把读书当作负担,这种现象很普遍。

有一个案例,七年级一同学家长,星期六傍晚,孩子一道语文作业不懂,家长竟然放下手里的活,骑着电瓶车带着她,骑十几里路,到老师家问作业,弄明白了,又骑车带她回去。这件事感动了我,我相信,孩子也会记住一辈子。我又了解到,这孩子才十三岁,在家长的影响下,中外名著如《朝花夕拾》《呼啸山庄》《悲惨世界》等读了二十多本,她告诉我最喜欢读白话文《庄子》。小孩成绩非常好,态度很谦虚。

这些事启发我们,不同的家庭教育意识,就会有不同的教育结果。

正确对待孩子的成才目标

有句老话,家家养儿女,个个指望成龙成凤。这话,是有问题的,不尊重事实,不尊重规律。龙凤是什么?谁见过,有几个成为龙凤?应该说都指望成人成才。

我们培养孩子要有一个符合孩子发展的目标,不要用清华北大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清华北大全国就那么一所,不是我们家办的,你的要求不靠谱,他没法做到,是误导他,伤害他,让他觉得没有希望,失去信心。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成才方式和他未来的位置。我们要帮他找准,帮他去发展。他不是爱迪生,你偏要他去干爱迪生的事,就等于在毁他。期中考试一个八年级孩子考了600多分,在学校非常了不起,在这关塘片也很优秀。但我和家长交流时,家长感觉不太满意,面有愠色。我非常意外,孩子有这样好的成绩,是他不懈的努力好不容易取得的,可喜可贺,却被家长否定了。孩子会受到打击,丧失信心的,连老师的心都凉了。

教育形势好,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机会。我常常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个人会成功的,不管现在的成绩如何,只要努力,就一定很棒,要相信自己。《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就是生活里的你我,“不抛弃,不放弃”,就能成为优秀的战士,甚至是伟大的战士。高中升不上,不要气馁,我们可以上职高,以后也照样上大学,而且这条路越来越宽,虽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照样成为栋梁,顶天立地。阿里巴巴总裁马云上的就是一所普通大学。马云的长相,像个外星人,他的朋友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说,当年他到大学在校园里转一个星期,愣没找到一个比他还丑的人,但他没有自卑,勤奋刻苦,在学校没有谁比他能吃苦,创业时也失败过多次,终于做成中国电商老大,前些年到美国上市,还成了中国首富。

我对孩子说,只要你想读书,都有书读,只要你坚定要实现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溺爱是家庭教育的大忌

从教三十多年,我最头疼的莫过于“溺爱”,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深刻的感受。有不少很好的孩子,被家长的溺爱给毁了,发生了不少悲剧,非常痛心。追根求源,问题还是在我们家教。

过分地宠爱、迁就、姑息孩子,使孩子任性、骄惯,谁也碰不得。这样的孩子眼中没有同学、没有老师,甚至没有父母。唯有他自己。溺爱给孩子造成很多的性格缺陷:孤独,自私,不会与人交流,自以为是,怕担责任,遇到困难就放弃,把失败归咎别人,有仇恨心理,走向崩溃。

溺爱对孩子造成的危害很大。

也许有家长说:我没有溺爱。不,不能回避,在我们每一位家长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只是没有发现罢了。从孩子的行为习惯里,看出十之八九。爱,是人的天性;溺爱,是爱的扭曲。在我眼里,成绩好的孩子未必是最优秀的孩子,最优秀的孩子应该是有礼貌,懂感恩,担责任,求上进,不气馁的孩子,这是人世间最优秀的品质。这样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培养的。首先,就是家教的成功。今天你溺爱他,你老了,他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溺爱你吗?我们把孩子培养成功了,他的生活如花似锦,可他不一定把父母放在心上。你需要照顾的时候,他会以工作来搪塞,任由你自生自灭。这样的孩子,是你期望的吗?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教育的失败,毁于溺爱。

孩子的教育,归结起来,实际上就是品质的教育,品质好了,学习自然就不用担心了,所以,培养孩子从品质开始。

我们共同来梦想:让中国四亿个家庭成为四亿所学校,再让每一个家长成为孩子的老师,这样的教育会有怎样的未来呢?

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