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出」新時代基層發展新天地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是城鄉基層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城鄉基層組織建設最基礎性的工作。

2017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會議,印發《關於認真做好全省村(社區)黨組織和第十屆村(居)民委員會選舉工作的通知》,對換屆工作作出部署。截至今年6月底,除6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市)外,其他縣(市、區、園區、新區)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基本完成,19474個村(社區)黨組織和19521個村(居)民委員會完成換屆。

換屆工作中,我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有關要求,整個換屆總體平穩有序。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高度重視換屆工作。省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換屆工作,省委書記劉奇專門作出批示,強調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確保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進行。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趙愛明擔任省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有關負責同志分別任副組長,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團省委、省婦聯等15個單位為成員單位,全面加強對換屆工作的領導和指導。趙愛明和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同志全程指導和推動換屆工作,多次聽取進展情況彙報,深入基層調研指導。

這次換屆,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全面運用我省在全國首創的“三統籌七同步”換屆辦法,以高的標準、新的舉措、實的作風、嚴的紀律紮實推進換屆,換出了隊伍新面貌、組織新活力、基層新氣象、治理新格局,為從更高層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共繪新時代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新畫卷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本報記者 魏 星 萬仁輝

認識有新境界

站在更高層面認識換屆工作,以更加寬闊的視野謀劃推動換屆工作。省委強調,要站在鞏固基層政權、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來看待換屆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來謀劃、推進換屆工作;各級黨委書記特別是縣鄉兩級黨委書記要擔當負責,全程把控換屆工作。各地按照省委的部署,牢牢把握選優配強帶頭人隊伍這個首要任務,把換屆融入地方工作大局,做到換屆與各項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

——把換屆與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城鄉基層既是換屆工作的主戰場,也是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主陣地。各地把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貫徹換屆始終,利用召開村(居)民(代表)會議、開展“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等時機,把學習宣傳換屆有關政策法規要求與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以及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黨的建設成效、基層先進典型、群眾生活變化等緊密結合起來,使換屆成為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的生動實踐。井岡山市結合換屆,依託新時代“紅色講習所”,採取微黨課、文藝演出、情景教學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講活動。上栗縣在換屆中,安排39名縣級領導幹部帶領換屆工作指導組入戶宣講,選派1200餘名群眾貼心人奔赴屋場村組,以“鄉村夜話”等方式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換屆政策。

——把換屆與推動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實有機結合起來。鄉村是黨執政大廈的地基,鄉村幹部是這個地基中的鋼筋。各地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關於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堅持“事業發展需要什麼樣的人就選什麼樣的人”,把想幹事、能幹事、敢擔當、善作為的人選拔出來,樹立起以事業選人用人的鮮明導向,使換屆成為激勵基層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生動實踐。贛州市把能否推動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中心任務作為“試金石”,擇優留任14237名在脫貧攻堅中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上屆“兩委”成員,新推選7601名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有幹勁、有思路的優秀人才進入“兩委”班子,分別佔“兩委”幹部總數的58.06%、30.99%。鷹潭市餘江區新推選178名積極支持和帶頭推進宅基地改革的優秀人才進入“兩委”班子,佔“兩委”幹部總數的18%。

——把換屆與匡正基層政治生態有機結合起來。在換屆中,各地結合懲治基層“微腐敗”、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堅決打擊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堅決把不符合條件的人擋在門外,正風肅紀、正本清源,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換屆成為建設“山清水秀基層政治生態”的生動實踐。省紀委監委以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為重點,持續深化基層“微腐敗”治理,各地加大對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扶貧領域問題查處力度,為換屆提供了堅強的紀律和作風保證。

——把換屆與加強基層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各地抓住換屆契機,建強村級配套組織,完善相關制度機制,不斷健全城鄉基層治理機制,使換屆成為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景德鎮市結合換屆,不斷完善社區“一委一居一站”模式,形成了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居委會為主導、居民為主體,多方參與、良性互動的社區治理構架。吉水縣在換屆中,採取組織推薦、個人自薦和群眾推選的辦法,把127名農村“新鄉賢”推選進“兩委”班子,在美麗鄉村建設、社會維穩、移風易俗等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推進有新舉措

本次換屆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借鑑全國各地成功經驗,立足省情實際,積極探索實踐,旨在以新的思路、舉措、辦法解決矛盾和問題,提升換屆工作質量。

破解“人難選”——為儲備後備力量,各地通過本土人才回引、縣鄉統籌招聘等渠道,常態化儲備一批後備幹部,有效解決了人選接續問題。這次換屆中,24540名村級後備幹部當選村“兩委”班子成員,佔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成員總數的26.2%。為提前物色合適人選,各地在換屆前,按照“不漏一村一社區”的要求,對“兩委”班子人選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對沒有合適人選的村(社區),鄉鎮(街道)黨(工)委主動帶頭、定向尋找。全省1032個無書記或主任合適人選的村(社區),有744個在換屆前物色到了合適人選。為多條渠道選人,各地採取“六個一批”拓寬“兩委”幹部來源渠道,6558名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5450名退轉軍人、1855名機關企事業在職和退休幹部職工、1825名鄉村醫生教師、1237名大學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員成為村“兩委”幹部隊伍中的新鮮血液。同時,對本村(社區)無書記合適人選的,通過“五條途徑”選優配強。

嚴把“入口關”——一方面,明確選人標準,這次換屆我省既對選什麼樣的人,從政治、廉潔、黨性、品行、能力等方面列出“正面清單”,又首次從省級層面對不選什麼樣的人列出“負面清單”,明確不能當選的五種情形和不宜當選的七種情形。另一方面,嚴格審查把關,各地發揮縣鄉兩級黨委對候選人資格條件的把關定向作用,嚴格執行鄉鎮(街道)黨(工)委審核、縣級聯審制度,特別是對換屆人選是否涉黑涉惡逐一認真審核把關,牢牢把住“入口關”。

優化隊伍結構——各地著眼於強化班子整體功能,採取有效措施,實現了班子結構“兩提高三優化”,即提高“一肩挑”和“交叉任職”比例,優化年齡、學歷、性別結構。全省村、社區書記和主任“一肩挑”比例分別達到22.3%、49.9%,分別比上屆提高10.8、15.5個百分點;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比例達到27%,比上屆提高11.8個百分點。“兩委”班子成員中,具有高中(中專)以上學歷的74607人,佔62.93%,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19914人,本科及以上學歷的6664人,分別比上屆增長23.1%、7.7%;“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45.25歲,其中35歲以下的比例達到14.5%,比上屆提高了0.4個百分點;女性村委會委員15560人、比上屆增加1413人,女村支書595人、比上屆增加48人,基本實現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當有1名女性、村“兩委”班子中女性成員和女性正職比例高於上屆的預期目標。

規範選舉行為——堅持多數人選人、在多數人中選人。全省70.1萬多名村(社區)黨員參加黨員大會投票選舉,佔應到會黨員人數的88.5%,比上屆提高了2個百分點;2576萬多名選民參加了選舉大會投票選舉,佔登記選民的91.3%。此外,我省全面推行“三項承諾”制度,即候選人競職承諾、任職承諾、辭職承諾,對拒不作出“三項承諾”的人員,不得列為候選人。全省17萬多名村(社區)“兩委”候選人簽訂了“三項承諾書”,有效督促候選人參選時嚴守紀律、當選後認真履職,引導群眾的注意力從“選什麼人當官”轉變到“選什麼人幹事”上來。

作風有新氣象

換屆中,我省堅持一線督導、挺紀在前,用嚴實的作風保證換屆平穩順利。各地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層層壓實責任,常態調度督導,全程掌控情況,嚴肅換屆紀律,保持高壓態勢,確保換屆平穩有序、風清氣正。

為進一步壓實責任,我省按照“市包縣、縣包鄉、鄉包村”的要求,明確各級黨員幹部抓換屆工作責任,實行聯繫指導全覆蓋、包乾整頓全覆蓋、督導指導全覆蓋。1675名市縣鄉三級黨委書記分別明確各自聯繫指導的縣鄉村,示範帶動3249名市縣兩級其他黨員幹部和鄉鎮(街道)全體黨員幹部聯繫指導換屆工作;對排查出的1260個換屆重點難點村(社區),制定整頓方案,明確整改責任,安排2572名縣鄉兩級黨員領導幹部包乾整頓;市縣鄉三級派出10993個督導指導組,確保對縣鄉村三級督導指導全覆蓋。

為強化督促指導,確保換屆有效有序推進,省“換屆辦”舉辦全省換屆選舉業務培訓班,以視頻形式對9800餘名省市縣鄉四級相關領導和業務骨幹進行培訓。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團省委、省婦聯組成督導組,先後兩次到11個設區市的35個縣(市、區)、59個鄉鎮(街道)、40個村(社區)進行督導,實地瞭解換屆情況,查找相關問題,督促整改落實。省紀委、省委宣傳部、省信訪局、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等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抓好換屆工作。崇義縣堅持一週一安排一調度一上報,制定每週工作安排和督導內容,每週定期召開督導工作會議,分析問題、開展研判,每週五上報進展情況。

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各地推行選風選紀群眾監督員制度,廣泛宣傳換屆紀律要求,對換屆中的違紀違法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形成強大震懾。上饒市廣豐區成立選風選紀專項工作小組,對人選涉及拉票賄選、干擾破壞選舉秩序等情況,要求“事不過夜”,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完成調查、取證和處置工作,查處破壞選舉案件6起,行政拘留6人。

成效有新顯現

各地普遍反映,通過換屆,選出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和懂城市、愛社區、愛居民的村(社區)幹部隊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城鄉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換出了好班子,夯實了城鄉發展基礎。貴溪市泗瀝鎮王灣村,原班子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各項工作難以推進。通過換屆,把3名30歲左右素質好、見識廣、頭腦活的農村優秀青年選進村“兩委”班子,班子幹勁明顯增強,面貌煥然一新。以往一年一個新農村點都難以實施,現在3個新農村點、7個宅改點同步推進,換屆後第一個月,就拆除空心房20餘棟。同時,該村引進牛蛙養殖基地、建設民俗博物館發展鄉村旅遊,解決村民就業20餘人;通過入股分紅、資產出租、成立裝修公司,預計今年集體經濟增收5萬餘元。

王灣村的變化僅僅是全省的一個縮影。換屆中,我省拓寬人選來源途徑、嚴把人選“入口關”,優化“兩委”班子結構,一批能力強、作風實、口碑好的老班子成員留任,一批講奉獻、經驗豐富的黨員幹部派到基層,一批有思路、有幹勁、有專長的致富帶富能人進入班子。基層黨員群眾普遍反映,新一屆“兩委”班子幹事創業勁頭更足,推動發展的能力更強,團結協作、依法辦事、遵規守紀的意識更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得到提升。

——換出了好思路,提升了改革創新活力。撫州市東鄉區小璜鎮洋湖村是省“十三五”貧困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水稻種植。新班子上任後,成功爭取配套資金80餘萬元修建提灌站,解決了多年的農田灌溉問題;採取“村集體+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將多年撂荒的山地出租,入股合作社資金42萬元,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10萬餘元,貧困戶年增收3000元以上。

像洋湖村這樣的例子,全省還有許多。通過換屆,我省不僅換出了好班子、好乾部,更換出了好思路。通過簽訂“三項承諾”、公開“三項承諾”、開展競職演說,促使村(社區)幹部在當選前,就開始謀劃思路、思考發展對策,換屆後,新一屆班子進一步謀劃和落實發展思路。許多群眾反映,新一屆班子進入角色較快,發展思路更加清晰,發展措施更加務實,農村發展活力更加彰顯。

——換出了好風氣,激發了擔當作為熱情。群眾普遍反映,這次換屆請客送禮、說情拉票的現象明顯減少,尤其是那些品行不正、貪圖私利、違紀違法、涉黑涉惡的人被擋在了門外。蘆溪縣上埠鎮渙山村老黨員肖而乾說:“這次村幹部換屆選舉,公平公正得民心,為防止參選人員作弊行為,上級領導和紀委、派出所介入,許多威望高的老黨員監督,層層把關,公平公正的換屆選舉讓老百姓舒心。” “村幹部的工作作風有了更好的轉變,每次去村裡辦事,村幹部都好熱心,幫我跑上跑下的,原本以為要一個星期辦好的事情,一天就辦好了。” 吉安縣橫江鎮良梘村村民吳金林用自己親身事例告訴記者。

通過換屆,我省各級黨委積極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結合懲治基層“微腐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制定人選負面清單,把不符合條件的人選拒之門外,發動群眾參與和監督,查處了一批侵害群眾利益的人和事,曝光了一批違反換屆紀律的典型案例,打擊了一批宗族和黑惡勢力,切實淨化了基層風氣,得到了群眾廣泛認可。

——換出了好格局,凝聚了基層組織合力。新幹縣鼓勵引導黨員中心戶長和村黨小組長競選村民小組長,換屆後,村小組長中有黨員773人,佔村小組長總數的60.2%,黨小組長兼任村小組長的有467人,佔黨小組長總數的54%,進一步凸顯了農村黨員骨幹在鄉村治理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大餘縣池江鎮婦聯主席彭秀娟說:“現在鎮里黨建帶群建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婦女幹部在村裡的作用發揮更加明顯,新當選的村婦女小組長在‘贛南新婦女運動’、清潔家庭行動中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

這次換屆,同步加強村級配套組織建設,同步建立健全村級紀檢組織,同步建立完善制度機制,全面調整充實村(居)委員會下屬委員會,全面配齊村(社區)共青團、婦聯組織。同時,健全完善村(社區)“兩委”各項工作制度,以及“四議兩公開”、村務監督委員會、村(社區)民主協商等議事決策監督制度,不斷推動形成多方參與、良性互動的城鄉基層治理構架。

新時代開啟新徵程,新徵程呼喚新擔當新作為。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接過了帶領基層廣大黨員群眾謀發展、奔小康、共致富的接力棒,正以開拓創新的勇氣、飽滿旺盛的幹勁、務實求實的作風,把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建設不斷推向前進,為共繪新時代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新畫卷作出積極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