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總是拒絕員工的好建議,只是爲了裝比嗎?

領導為了彰顯民主,總會對手下的員工說:你們可要多提建議,只要是好的建議,我都會聽!可事實上,除去雜七雜八的抱怨,那些出自員工仔細思考過的灼見,的確是為企業考慮的建議卻因為種種原因,大多不被採納。這對於員工積極性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你工作許久,絞盡腦汁得出來的方法論,從各個角度來看,都對部門、企業有利,卻還是被否決,你下次還會有興趣好好的提建議嗎?

領導總是拒絕員工的好建議,只是為了裝比嗎?

可你明白,為什麼領導在冒著失去人心的風險,還是要否決掉員工的建議呢?你可以先看看這個故事:

2000年左右,小靈通業務如火如荼,中興和UT斯達康憑藉著小靈通業務的高速發展,在規模上大有超越華為之勢。華為高層面對危機,當即提交了小靈通計劃,當時從任何角度看這個計劃,幾乎天衣無縫,可以為華為帶來可觀的利益,可後來這個計劃還是被任正非一票否決。

任正非認為,華為不是一個機會主義者,小靈通註定只會曇花一現。於是,在小靈通如日中天的那幾年,華為把大批資金投入到3G業務中,面對虧損也在所不惜。

後來的事實證明,華為在主流技術上的巨大而又持續的投入,創造瞭如今的華為,而當時UT斯達康,即如過眼雲煙。

領導總是拒絕員工的好建議,只是為了裝比嗎?

看到這你或許明白了,為什麼有的建議很好,卻還是得不到實行,因為它與企業的風格定位不符。另外,企業的資源有限,很多事實、問題領導都明白,可條件支持不了多項事務的同事展開,所以只好判個輕重緩急。比如說,誰都明白要做好產品體驗,可當你面對新的市場時,還要把產品做到100分才上架,那時或許連湯都沒了,還不如把產品做到60分,先拿到先發優勢,後續再優化體驗。

領導總是拒絕員工的好建議,只是為了裝比嗎?

有的領導,或許不會那麼照顧員工的情緒,不會告訴你建議被否決的原因。你也不用灰心,試著站在領導、企業的角度去思考,或許你就會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