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霸气!

咱们南康再次“霸屏”啦

日前

赣南日报刊登了两个整版

南康工业发展特辑

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呐呐呐,整版“霸屏”

到底是什么让赣南日报如此重视呢

答案是▼

我区夯实平台促工业转型升级情况

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一起来看看~~

这是一片“无中生有”的创业热土,这里有“江西的温州、义乌”之称,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实木家具生产制造基地、中国实木家居之都——南康!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乘着苏区振兴的强劲东风,南康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奋力决战“工业三年翻番”,成功走出了一条集群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工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奋勇迈进。

1

做大实木家具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有着“做木匠”传统、勤劳智慧的南康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引导下,“无中生有”打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家具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一“草根”成长起来的产业,却面临着“低价竞争‘红海’、杂乱无章‘蓝海’,市场冰山、融资高山、转型火山”的严峻考验,用地、环保、质量、安全等问题十分凸显,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和污染的生产方式。五年来,南康区以创新发展的政治智慧、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坚持问题导向,大刀阔斧改革创新。

搭平台,育集群。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什么薄弱就强什么”,通过建链补链强链,打造了9大公共服务平台,使要素更加集聚、链条更趋完善、功能更加齐全,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家具产业标准厂房(家具产业园)

抓规范,促转型。九大平台的建成,有力推动了家具产业由集聚发展走向集群发展,但“小散乱污”顽疾依然突出。南康区主动学习温州和义乌经验,按照“众创业、个升企、企入规、规转股、扶上市、育龙头、聚集群”思路,以环保、安全和消防倒逼,出台6个方面18条扶持政策,加减结合、破立并举,打出“拆转建”联动组合拳,推动“小散乱污”企业向入规入园入标准厂房转变。截至目前,累计拆除“小散乱污”厂棚1000多万平方米;1000多家家具企业主动“升企入规”,其中省级核准364家;建成和在建标准厂房逾600万平方米。

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引企入规

重创新,塑品牌。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力,大力实施“设计引领、创新驱动、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核心竞争力。组建了全省首个家具设计中心,柔性引进全球100余家一线设计机构和500多名设计师,开发原创设计产品3000多个;用数字化、智能化嫁接提升家具产业,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车间和智能工厂。成功创建全国实木家具知名品牌示范区,“南康家具”成为全国首个以县级行政区划名称注册的工业集体商标、全国唯一一个家具区域品牌。

坚持创新引领,南康家具不仅由百亿产业成长为千亿集群,更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南康成为了国家级的家具产业示范区,成为全国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典范。

2

做强内陆口岸

“不以江西为世界,而以世界谋江西”。近年来,为解决南康家具每年近1000万方木材进口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问题,南康区抢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和支持苏区振兴发展历史机遇,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省市领导的直接推动下,敢想敢干、先行先试,在不沿边、不临江、不靠海的内陆腹地“无中生有”建成全国内陆首个进境木材监管区,并在短短3年内,发展成为综合一类口岸——赣州港,成为全国第8个内陆开放口岸、内陆首个国检监管试验区和全国公铁海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国家“一带一路”公铁海多式联运示范区

近年来,南康区共投入20亿元并撬动市场主体投资70亿元用于港口建设。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多口岸直通、多品种运营、多方式联运”,获批木材、肉类指定口岸;主动接受溢出式辐射,成为了盐田港、厦门港、广州港、大铲湾港的腹地港。目前,赣州港已常态化运行18条内贸、公铁海多式联运线路和18条中欧(亚)班列线路。通过赣州港,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木材进入南康,家具等产品发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木材买全球、家具卖全球”。年货运吞吐量从零跃增至2017年的23.8万标箱,2018年上半年完成16万标箱,预计全年可突破40万标箱。

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赣州港成为江西融入“一带一路”的前沿窗口

依托赣州港,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产业转移新趋势,高标准打造临港经济区、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京东、顺丰、德邦等八大物流巨头,龙泰安集团等冷链公司“抢滩入驻”;全区外贸企业由原来的3家猛增到400多家。港口经济呈现“裂变”发展态势,成为苏区振兴发展由“输血”到“造血”的战略引爆点。

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赣州港电子信息产业园

打开千山通世界。赣州港的建成运营,对接融入了“一带一路”开放大通道,开启了赣南苏区发展的口岸时代,成为了江西省双向开放的新高地,使开放的“末梢”转变为了开放的“前沿”,为全国内陆地区推进对外开放提供了鲜活样本。

3

建靓家居小镇

2018年6月,随着中国(赣州)第五届家具产业博览会的隆重开幕,掀开了南康家居小镇的神秘面纱。小镇初次亮相即“大放异彩”,创下了近百家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参展、观展人数超100万、交易金额破100亿元的3个“100”记录。

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天下家居第一镇——家居小镇

为补齐南康家具研发设计和销售乏力短板,南康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家居小镇,以“城市客厅”、4A景区的环境和品位,聚集世界一流的研发设计、跨境电商、智能智造的知名机构和高端人才,融合教育、文化、旅游、金融和互联网,打造世界家居创新创业的孵化园、生态园,搭建南康家具向高质量迈进的新载体、新平台,奋力打造“天下家居第一镇”。

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越办越火的家博会

2018年5月,小镇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最美特色小镇50强第12位。目前,小镇引进了意大利、芬兰等世界顶级的设计团队和营销机构;建成了京东、阿里巴巴全国最大的线上线下体验馆,获得了全球最大的B2B跨境电商ARIBA中国唯一授权;红星美凯龙、美的等一批国内一线渠道品牌成功落地,入驻的品牌企业已超过50家。

小镇紧紧立足千亿产业集群,依托“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十强、全省县域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策应赣州打造“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加快打造“一镇五村”(电商村、金融村、设计村、品牌村、智造村),加速推动南康家具由简单模仿到自主设计、由一般工艺到智能制造、由侧重生产到产销并重转变,抢占产业制高点,让小镇成为南康“家具”向“家居”转型、“制造”向“智造”升级的新平台;成为“世界家具人之家”“全球采购商之家”,成为新一轮开放发展的战略引爆点。

4

布好新兴产业

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壮大。策应“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建设,南康区主动承接沿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将科技创新摆到核心位置,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繁忙的生产线

2016年初,对龙岭西区的开源矿业、南山锡业、正浩锡业等矿产品企业“退城进郊”,通过“腾笼换鸟”,为电子信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我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组建“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赣州分室,实施科技引领,将龙岭西区成功打造成以“智能触控显示屏及其装备制造产业链”为细分产业链的光电智造产业园,入驻电子信息企业30家。

2017年,南康区又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了南康工业(电子)设计中心,以此为技术支撑,规划建设了以“磁电功能材料及其器件、装备制造产业链”为细分产业链的临港电子信息产业园。通过“产学研用+”“引导基金+”“技能人才+”“标准厂房+”“营商环境+”“孵化培育+”等“六个+”的新路径,推动工业(电子)设计中心高效运营,建成了南康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和一个国家千人专家创业团队,集聚50多名海内外博士、教授级人才。在美国制裁我国的49项高端电子元器件产品中,中心已具有其中的17项的研发能力。中心培育孵化具有核心技术企业10家、“小巨人”电子企业25家。

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赣州爱康光电科技

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南康区提出了三大新理念。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部署产业链上,拒绝电子垃圾,按照“五不要”原则即“无核心技术的不要、落后产能的不要、创新能力不足的不要、产品低端的不要、污染环境的不要”,聚焦细分产业链,实行差异化错位发展。二是“小企业大作为”。在招商引资中,重点突出一个“强”字,只有具备强大生命力、强大产业链基础、强大科研团队、强大核心技术的企业方可入驻。仅目前这个中心落地的20家企业中,就有军民融合企业3家,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企业4家。三是“新引擎大跨越”。南康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组建的“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赣州分室和南康工业(电子)设计中心两大研发孵化平台,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力引擎。

登高望远,主动作为。南康区新兴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南康培育经济新动能、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南康工业“霸占”赣南日报两个整版!

绿色崛起的南康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南康区将在省委“二十四字方针”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当全省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向着世界家具集散地、世界家具创新创业的孵化园、生态园昂首阔步、高歌猛进。(康宣 龙剑 杨金玉 记者邹忠辉 潘庆坤 曹建林 文/图)

来 源:赣南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