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女儿却被她骗300万,穷父亲亲手培养出一个“富二代”

最近网络上又被这样一则新闻刷屏了:

1月12日,微博上一个名为“一个失业父亲等待女儿归”的账号爆料称,自己含辛茹苦积攒的300万,原本计划供18岁女儿加拿大留学,结果却被女儿偷偷转走,挥霍无度,并拉黑全家。文章一出,立即引爆网络。

富养女儿却被她骗300万,穷父亲亲手培养出一个“富二代”

该父亲称,自己含辛茹苦积攒300给18岁的女儿到加拿大留学用,却被女儿瞒着他分多次从卡上转走,当自己质问女儿这件事时,却被女儿拉黑,现在只能依靠网络曝光寻找女儿。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整件事情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吧:

首先,父亲发微博是痛斥了女儿将自己为她存的300万积蓄自行转出,然后自己在加拿大挥霍无度,还把全家人拉黑。从这个问题来看,女儿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记得自己在十八岁的年龄,还是一个懵懂少年,父母每个月给的生活费也是有限的,但凡是需要稍微花点大钱的,都得提前跟父母商量并征得他们同意方可执行,因为自己心里清楚,家境贫困,任何一种越格的奢侈行为都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压力。

可是文中的女儿,父亲形容她“到处炫耀吃喝玩乐,买奢侈品,十分高调嚣张”,而这“高调嚣张”的背后,纵容她的,何尝不是父亲的放纵和溺爱?!

富养女儿却被她骗300万,穷父亲亲手培养出一个“富二代”

父亲微博中说:绝不让女儿受一点委屈,给了女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最大的包容,让女儿上最好的私立学校,只希望女儿能长成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让我想起身边常常会有这样一种家长,崇尚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嘴里常说的话是“其它事情你都不用操心,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宁肯穷了全家,也不能穷了孩子,这就是他们的教育信念。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孩子,责任心几乎为零。

从小纵容无度,对孩子的行为和花钱方式不加以控制,却不知孩子始终是要长大的,从小没有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等到长大以后,她习惯了伸手讨要,缺乏感恩心理,今天花明天的钱,消费远远超出她的能力。现在又来微博上声讨:弃为人子而不顾,泯灭人性,践踏道德,上苍枉给她一身人皮!

富养女儿却被她骗300万,穷父亲亲手培养出一个“富二代”

太多的穷孩子,被培养成了“富二代”

传统印象中的“富二代”,印象里总是与好吃懒做、挥金如土、不求上进、行为乖张等词语划上等号。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言正行端、吃苦耐劳的“富二代”。同时,也有一些“穷人”家的孩子却沾上了所谓“富二代”的毛病。

而这中间最大的原因,无疑是补偿心理:越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人,越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吃苦。

从我自己来说,大概就有这样一个心结。

我小时候是属于留守儿童,印象里从小最难过的时候,莫过于是无止尽的等待,并且在一次次期望和失望中幻得幻失。

那时候我最喜欢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听远处火车鸣笛的声音,期待着某一个清晨醒来就会看到坐着那夜火车归来的父亲,尤其是看着别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而自己只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面前佯装坚强,那时候的自己就在想,如果有一日我有了孩子,再苦再累我绝不跟孩子分开!

身边也有一些父母亲,小时候吃过太多的苦,饿过太多的肚子,自己有了孩子,就想把一切好的东西都给孩子。自己拿着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拮据的养活一家人,却对孩子有求必应,给孩子报着一年一万多的兴趣班,从不想着从思想上教育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而真正的富二代经常会在寒暑假让孩子参加各种励志训练营,注重锻炼孩子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这样穷人家的孩子却无限制的“富养”,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孩子的责任感差、社交能力会变差。工作后,成了团队里做事不动脑筋,出问题就想推卸责任的小公主小王子。

富养女儿却被她骗300万,穷父亲亲手培养出一个“富二代”

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崇尚诗和远方

这两年有一句话在网络上盛行起来: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句话出自于高晓松,一度成为网络上热传的鸡汤文,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我有一个朋友前两年毅然决然的辞掉了当时无数人看好的大有前途的工作,踏上了寻找“诗和远方”的道路。

在她四处游玩的路上,朋友圈时而会有以45度角仰望碧海蓝天的画面,时而对着异域美食忘情垂涎,时而面前放着一杯咖啡独自在咖啡厅沉思,时而与牛羊嬉戏何其乐哉,让人看了羡慕不已。

可是,在她辞职出去游玩的背后,却不知道年迈的父母每天还在汲汲营营的省吃俭用,为能买到便宜几毛钱的特价菜一早出发走得老远,生病难受到诊所买点便宜药舍不得去医院,而这一切只为帮她还每个月几千块钱的房贷。

富养女儿却被她骗300万,穷父亲亲手培养出一个“富二代”

所谓的"苟且",无非是现实中的自己。而人们认为,"诗和远方"才是真正理想的生活。实际上,现实生活难免重复,或单调枯燥,或充满压力。想象虽然美妙诱人,但要想落地,仍不免回归日常,柴米油盐 。

想象中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憧憬和向往,就像诗和远方的田野,只是,它们更像空中楼阁,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却不能拿来当饭吃。在大多数时候,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一地鸡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真正经历过苟且的生活,才能体会诗和远方真正的价值!

就像文中开头的父亲一样,但凡有一点办法,他也不至于通过这种方式来倾诉和声讨她的女儿,但为人父母需知道,爱孩子的心无可厚非,但真正为孩子好,并不是你能给他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把他当王子公主的侍候,毕竟父母不可能跟随他一辈子!还要从小培养他健全的心灵和独立生存的能力,让他拥有感恩的心和爱人的能力。

而作为子女,也需知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应该的,如果说是应该,那满足你的温饱、把你养大,保证你受教育,已经是尽到了做父母的义务。当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满头大汗地从事体力劳作时,当父母在小小格子间里腰酸背痛地从事脑力劳动时,你一顿大餐就消费掉他们一天的薪水,朋友圈晒着自己的奢侈生活,真的不会有一丝愧疚吗?

而不能实现财务自由的人,诗和远方只能藏于心里,因为你所谓的诗和远方,却是你父母的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