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出一上联: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十岁神童的下联绝了

中国自古就出神童,甘罗十二岁拜相,曹冲六岁时就有超出成人的智力、李贺六七岁就能写诗。这些人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但是多数寿命短促,未能做出更多的成绩来。

县令出一上联: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十岁神童的下联绝了

今天要说的也是一位少年神童,少时就聪慧过人,晚年成为大明首辅,做了不少有益于民生之事。此人就是明朝宣德、正统年间的大学士杨溥。

杨溥少时就聪慧过人,过目成诵,五六岁时就能识得上千字,到了十岁时早已诵读四书五经,精通诗词对联,时常有出彩之语,在家乡小有名气。伤仲永复生,不过如此!

县令出一上联: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十岁神童的下联绝了

​在他十岁这一年,他的父亲因为一桩案子被县令抓进大牢。这下可把家里人给急坏了,众人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杨溥主动站了出来,跑到县衙面见县令为父亲求情。县令见他年龄虽小却颇有胆色,勇于任事。就想考考他才学如何,而对对对子最方便直接,于是出一上联让他来对。

县令出一上联: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十岁神童的下联绝了

知县的上联是:

四口同圖,内口皆归外口管;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拆合字联,把繁体的“圖(tu)”字拆成4个口字,又指明内外“口”字之间的关系。县令以此联暗示杨溥,我是本县的大老爷,你父亲能否释放,全在于我一言而决。

杨溥明白县令的意思,小眼睛滴溜一转,当即对出下联: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这下联回应的也很巧妙,更显功底。繁体字“傘”字拆成五个人,其中一个大“人”字遮着4个小“人”字。既工整妥帖,又不露声色地奉承了县令。

县令出一上联: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十岁神童的下联绝了

县令听了大为高兴,对身边人说,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加上杨溥的父亲犯的案子本来就不是多严重,县令干脆做个顺水人情把人给释放了。杨溥成年后考中进士,后来入阁,执政期间,海晏河清,百姓富足,出现了明朝历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