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媽媽吃「肉」 的正確方式,你造嗎?

準媽媽吃“肉” 的正確方式,你造嗎?

如今八九斤的巨大兒十分多見,讓人誤以為這年頭生個低體重兒簡直不可能,不過事實告訴我們,就像人群中有胖子和瘦子一樣,低體重兒和巨大兒一樣有不少,那麼準媽們的問題來了:自己平時吃的也不少,為什麼胎兒總是偏小呢?

專家提醒準媽們:胎兒生長髮育基本靠蛋白質的積累,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不當是影響胎兒體重的重要因素,孕婦應該合理攝入足量的蛋白質。

想長胎準媽媽得先吃“肉”

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不足,不僅會影響胎兒的體重,還會造成胎兒腦細胞生長緩慢、腦細胞總數減少。正常成年女性每日所需的蛋白質數量是65克,孕早期應在此基礎上增加5克,孕中期則增加15克,孕晚期要增加20克。而想攝入優質蛋白質就需要吃魚、禽、蛋、瘦肉、海產品、豆製品等食物。

準媽媽吃“肉”的正確打開方式

吃“肉”並不難,要想吃對,可不簡單,也就是說很多準媽媽其實都在錯誤地吃“肉”。

誤區1:一個雞蛋加一杯奶就夠了

很多孕婦都知道孕後需要加一蛋加一奶,需要的蛋白質遠遠不夠。很多準媽在懷孕之前很少吃肉,懷孕之後如果只是補充了一個雞蛋加一杯奶明顯是不夠的。

誤區2:喝湯不吃肉

蛋白質不溶於水,光喝湯不吃肉等於沒有補充蛋白質,再吃蛋白質的時候應搭配澱粉類食物如麵包,以保證蛋白質的吸收。

誤區3:沒有每天攝入優質蛋白質

胎兒每時每刻都在成長,應該是不斷地供給蛋白質,集中一兩天大吃大喝對寶寶用處不大,還會導致孕婦體重增長過快引發妊娠期糖尿病。

誤區4:太糾結“肉”的形式

有些準媽媽認為孕期要吃得營養就要保證原汁原味,經常只吃水煮雞蛋、水煮肉、水煮白菜等,結果導致準媽媽沒多久就厭食吃不下了。專家提醒不要太關注於“肉”的形式,相比於所謂的營養流失,吃肉太少對胎兒的影響更大。水煮蛋不好吃就吃煎蛋,覺得吃一兩瘦肉太多那就今天吃肉、明天吃魚,變花樣,做著也不麻煩……變著花樣來,才能保證營養的持久供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