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智制小偷,方法绝了!深度揭秘君子对付小人的东方智慧!

老人智制小偷,方法绝了!深度揭秘君子对付小人的东方智慧!

人人都想做一个品行高洁的翩翩君子。但是,现实往往很残酷。你当君子勒紧腰带救济了朋友一把,最后债款没追回不说,还被对方指责,落得个不义之名;你想当个活雷锋,帮一下别人,却一不小心就遭讹;你在公司勤勤恳恳加班赶点,旁边偷奸耍滑的却轻松上位……

于是感叹这世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这种感叹毫无道理,更无意义。人心、人性的丑陋与肮脏,自古以来,从未变过,历史上也从来不缺小人乱世的时期。屈原、伍子胥、庞葱等不都是遭小人谗言所害么?所以,古人未必比现代人更淳朴。

唯一有意义的问题是:既然小人世代不绝,那么该如何处之,方可安生?

其实,《菜根谭》中一句话就讲清楚了: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很多人以为这是一句佛系式的劝善,中听不中用的说教鸡汤。其实不然。背后有深意,只是你没有体会出来。

一个生命繁荣的真相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农民耕地时,会把锄掉的各种杂草直接埋在地里让它腐烂成粪,在播种时,还要向土里灌更多的大粪。这样,庄稼才会长得好。假如有人会在一片像沙漠一样纯净的土地上种庄稼,我们一定会说这人神经病。

所以,“地之秽者多生物”这句话其实是揭示了一个生命繁荣的真相:一个生命兴旺繁荣的世界,一定是一个圣洁与污秽并存的世界。假如你心存妄想,想生活在一个绝对圣洁的世界,那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水之清者常无鱼”——一个没有任何生机和生命的世界,就更谈不上繁荣了。

老人智制小偷,方法绝了!深度揭秘君子对付小人的东方智慧!

现在有个词叫“愤青”,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稍不如意就骂社会不公,骂政府不力,骂老板如何黑心……这句话就是告诉你,当愤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天堂与地狱,完美与瑕疵一体,是普天之下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期待这个社会如你所愿的天堂一般,就如同农民期待在纯净的,没有任何害虫生存的沙漠中种出庄稼一样荒谬和神经质。正确而有意义的做法是,“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如何用小人所长?

何谓“存含垢纳污之量”?这里用一个故事来说明。

楚汉战争爆发后,陈平抛弃项羽,投奔刘邦。刘邦与他一见如故,刘邦立即封其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一个外来户瞬间受此重任,刘邦的老兄弟当然就不甘心了。于是,这帮兄弟就挑了一大堆陈平的毛病,说他与嫂子通奸,屡次背主,收受贿赂,朝三暮四,还经常玩儿阴招……这么一个“无耻”之徒,怎么能收留?

刘邦也不客气,就问陈平咋回事。陈平的回答倒是坦率:不是我朝三暮四,屡次背主,是魏王、项王不重用我,我才来你这里的,你不重用我,我照样走。我刚来你这里,不收受贿赂咋吃饭?

刘邦认为陈平够坦荡,而且说得很对,对他更加信任。至于说他盗嫂通奸,刘邦当没听见,问也不问。

老人智制小偷,方法绝了!深度揭秘君子对付小人的东方智慧!

从此,陈平在刘邦手下大展身手,靠着擅长耍阴谋的本事,多次帮助刘邦化险为夷,保他性命。因此,尽管陈平既无张良运筹帷幄的本事,也没有韩信将兵的能耐,却毫不妨碍他在刘邦心中的地位。

汉初三杰,韩信受谤,被擒于云梦泽,死于钟室;萧何遭谗,曾械于牢狱;张良惧祸,托言闲游。而陈平却久居相位,且得善终。历史评价,汉初名相陈平,奇谋善变,不下三杰。

假如,最开始刘邦因为陈平的种种人格缺陷而摒弃他,那么他摒弃的不仅是陈平的缺陷,也等于摒弃了陈平善谋的长处。所以,“含垢纳污之量”就是告诉你,任何人完美与缺点共存一体,如同手心与手背的关系,因此,你要用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要容得别人的缺点和短处。

不拆穿的智慧

另外,对于小人的坏心思、坏行为,如果硬要抱着一种嫉恶如仇的心态,非得把对方一肚子的坏水都“赶尽杀绝”,其实并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真正智慧的做法就是“存含垢纳污之量”。

用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帮你理解:有一位老人去餐馆吃饭。女儿在前一天送了一部手机给他,老人从来没用过手机,既高兴又好奇,一有时间就会把手机拿出来看看。这引起了旁边一个小偷的注意。老人起身点菜,却把手机放在餐桌上。就在他起身到旁边的餐桌上去拿菜单的一瞬间,小偷迅速把手机装进了自己口袋。不过,小偷还是慢了一点点,在老人在转回身时,看到了小偷最后的动作。

老人智制小偷,方法绝了!深度揭秘君子对付小人的东方智慧!

接下来的一幕,你一定会感叹这位老人真是太有智慧了。

他不动声色,轻声细语地跟正要起身离开的小偷说:“小伙子,昨天我女儿给我买了一部新手机,是我七十大寿的礼物,可是我眼神不好,刚刚不知道怎么找不到了。你年轻,眼神好,能不能帮我找找?”

小偷做贼心虚,一听老人这么说,马上痛快答应,并围着桌子找起来。转了两圈后,他假装找到了手机,双手递给了老人。老人连声道谢:“小伙子,你真是好人哪!”小偷非常惭愧,赶紧说了句“不用谢”,很快离开了。老人智慧地拿回了手机。

可以想象,如果老人一见小偷,就立即义正言辞地一番训斥,喊“捉贼了”,即便小偷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对老人行凶,那么至少也可以判断小偷会被逼到绝境当中,接下来不是狡辩,就一定是跑路,最终得不偿失。但是,老人轻轻松松一句话就化解了所有的潜在威胁。

老人智制小偷,方法绝了!深度揭秘君子对付小人的东方智慧!

当时,周围的人很好奇,问老人为什么不拆穿小偷的真面目。老人说,“拆穿了,他就是小偷;不拆穿,或许他还是良民。”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含垢纳污之量”。

你看,中国人的智慧就是这样,你认为一定坏的,未必就不会发生转好。所以,让你心存“含垢纳污之量”,也是告诉你,在遇到令你愤恨的小人行为时,“不持好洁独行之操”未必就不是一种让社会变得更美好的方式。它其实也是给“你好我好大家好”留下一种可能性。

倘若,你非要一根筋地坚持“好洁独行”,对于别人的恶行、恶语,绝对的零容忍,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中国的一句老话描述的场景:逼得小人狗急跳墙,最终两败俱伤,玉石俱焚。

老人智制小偷,方法绝了!深度揭秘君子对付小人的东方智慧!

允许对方肚里坏水的存在,正如允许肠胃里的病菌存在一样,虽然令人讨厌,但只要它奈何不了自己,又何必逼其至绝境?这是“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的另一种境界。从更深层的角度来讲,这里面包含了东方阴阳变化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