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中學校長:「學困」逆襲成「學霸」,源自「適合的教育」

泰州中學校長:“學困”逆襲成“學霸”,源自“適合的教育”

董健

校長檔案

董健,男,1963年11月出生,漢族,江蘇姜堰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本科學歷,碩士學位,泰州市名校長。曾任姜堰市第二中學校長,姜堰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泰州市委教育工委委員,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長。2014年10月任江蘇省泰州中學校長,2015年8月任中共江蘇省泰州中學委員會書記。

董健是泰州名校長,他曾帶領姜堰第二中學取得輝煌成績,主政過姜堰教育,後又長期分管泰州基礎教育,擔任百年名校省泰州中學的校長後,學校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今年年初,董健校長獲得了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獎。他認為,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學生、關鍵是教師,評價一名學生,學習能力是一方面,優秀的道德、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都非常重要。

他說的教育故事

“學困”這樣逆襲成“學霸”

高手林立的重點中學,不缺學霸。董健校長分享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不良的心理品質給個別學霸帶來的身體和心理的痛苦,以及對其個人成長的不利影響。

有這樣一個男生小徐,讓老師們都很頭疼。他成績還不錯,就是性格比較固執甚至偏執。比如和老師有不同的看法,在上課的過程中就直接打斷老師的上課節奏,要和老師爭個高下,辯個明白。甚至因為別人跟自己意見不一致,和同學大打出手,和同學們的關係鬧得很僵。周圍沒有朋友,他也覺得很傷心很孤獨,但他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反而覺得是他人不夠包容、太小氣,甚至認為別人水平太低。這種情況持續一段時間後,他出現了耳鳴和頭部神經痛的問題。最後他不得不休息一段時間進行身體治療和心理干預,學業上也受到了嚴重影響。經過心理輔導和老師同學的幫助,小徐同學後來大為好轉,考取了理想的大學。

董健校長認為,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教育,健康的教育,然後才是知識的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心理品質,讓他們有能力去面對成長中的挫折、學業上的壓力、情緒上的波動;評價一名學生,成績是一方面,強健的身體,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同樣重要。

相反,有一個進校時成績平平的女孩,曾經因為成績不突出而苦惱。在與班主任、心理老師多次交談後,她開始明白了無需和別人比,做快樂的自己最重要。她慢慢調整心態,學會從積極的角度評價自己,讓自己變得自信起來。她學會制定適合自己的“小目標”,並且腳踏實地為之努力。高一下學期她的成績雖然仍然中等,但是變得積極樂觀了;高二時參加了心理社團,選擇了生涯規劃校本課程,逐步明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和發展方向;高三時慢慢度過了瓶頸期,成績有了起色,雖然有時還會有情緒波動,考試前後也會緊張,但她能很好進行心理調節;最後她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目前讀大三,正準備努力考研。可見擁有健康的心理,學會規劃人生,野百合也會有春天。

董健校長說,江蘇省泰州中學一直以來致力培養“體貌明亮,知能達用”的高中生。從2015年起實施“‘從心開始、助夢成長’雙輪驅動”項目。“從心開始”指的是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打造特色化和系列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助夢成長”是指以江蘇省品格提升工程《聽見夢想的聲音——高中生生涯探索體驗中心建設》為抓手,開展有針對性的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未來規劃,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方面,除了日常開展的體育課和體育活動課,學校通過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比如大型運動會、小型體育比賽、體育選修課等,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達到體貌明亮。

此外,學校教育要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董健校長認為,學生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學習好不好,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健康與否。家長應放下手機,多瞭解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指導家長科學的進行家庭教育是省泰州中學育人過程中始終關注的部分,學校通過系列活動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科學指導孩子學習成長。

編程小子5年堅持獲豐碩成果

廖天一同學是省泰中2017級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學生。他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參加了學校的編程社團。那一個個小小的數字、符號、字母,彷彿充滿了魔力,不同的組合、無盡的變化,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但學習編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而正常的學習任務也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步加重,特別是進入高中以後,如何處理好基礎學科與編程學習之間的關係,一度讓他很困擾。學校老師瞭解到他的興趣特長和困擾之後,幫助他梳理思路,分析現狀,發現這兩者並不矛盾,編程過程中的英文原題閱讀、算法的分析與實現,逐步提升了他在邏輯思維、數學、英語等方面的綜合能力。老師鼓勵廖天一在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之餘,堅持自己的理想,併為他量身定製了個性化的培養方案,為他配備校內導師和校外專家雙重競賽輔導體系。小廖合理安排時間,每天堅持閱讀專業資料,鑽研難題,同時在假期參加省裡組織的“信息學”冬令營和夏令營學習。這種堅持,鍛鍊培養了他的計算思維,提升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的毅力和恆心,也收穫了豐碩的成果。他獲得2017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高中組一等獎、第三屆泰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

省泰中課程基地常年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學校有四十多個學生社團,鼓勵每一個學生“登臺入社”,張揚自己的個性,實現自我提升與發展。

董健校長說,學校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激發每一位學生、成就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平等地位,有教無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校本課程向優質化、品牌化發展,根據學生個性和差異實施系統的走班選修和跨班分層教學,實現全校“一類學生一張課表”。

他眼中“適合的教育”

辦“適合的教育”,核心是學生

他認為,辦“適合的教育”應該適合國家與社會的需求、適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適合學校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適合國家與社會需求是前提和基礎,適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是目標和方向,最終要靠學校組織和實施;“適合”的主體是多元的,但核心是學生。只有適合學生,才能培養國家、社會需要的人才,促進人的全面而有個性發展。

“適合的教育”要適合國家與社會需求

國家需要的是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社會需要的是綜合素質高的優秀人才。適合的教育應從適合社會發展規律和潮流、適合國家和社會對人的思想道德修養要求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基本道德素養,注重學科滲透,開發學生的內在動力系統,塑造學生的積極陽光心態和核心價值觀,培養合格公民。

要適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適合的教育”還要適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激發學生的活力,以學生為中心調整課堂組織形式,增強學習內驅力,調動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參與度;落實“質疑、商討、體驗” 三大課堂教學主張,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體驗與應用,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創造適合的學習環境。成就學生的個性,為學生的成功搭建各種平臺、創設各種機遇。

要適合學校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辦“適合的教育”不能千校一面,要充分體現學校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省泰中源起宋代大教育家胡瑗辦學舊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素有“千年書院、百年名校”的美譽。學校繼承並弘揚先賢胡瑗的“明體達用”思想,結合時代要求提出“體用兼備,平實有為”的辦學主張,凝練出“體用、平實、擔當、卓越”的文化品格,尋求適合學校的高品質發展路徑:突出高品質的教學質量、構建高品質的課程體系、提供高品質的校園生活、培育高品質的教師隊伍、實施高品質的國際辦學、打造高品質的“智慧校園”等。

圖文來源:揚子晚報記者 蔡蘊琦 張琳 通訊員 曹浩明 攝影 陳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