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郭德纲经常在相声里调侃于谦的岳父是蒙古国海军司令

,惹人发笑,那么蒙古海军是个什么梗?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蒙古作为世界第二大的内陆国家,根本没有濒海,所谓的“海军”实力如何?截止2010年,蒙古海军的编制一共只有7个人,是的你没看错,只有7个人……

全部家当包括有三条船、两门炮、一台发动机……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蒙古作为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何来海军之说?称之为“湖军”还差不多。这7个人的主要任务就是运送羊毛、皮革等货物至俄罗斯(通过库苏古尔湖),船长见没见过大海都不知道。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郭德纲相声段子中的蒙古国博人一乐,但这个国家在国际上一直是个小透明,人们很少听到蒙古的新闻。

大家都知道蒙古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独立出去,成为一个国家。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两国人种相同,同属于东亚文化。蒙古人心中的英雄——成吉思汗,曾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

中蒙本来血脉相连,但是,近年来中蒙关系微妙,蒙古人反华情节严重,同样的,中国人也不怎么把蒙古看在眼中。

除了蒙古族,外蒙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对于蒙古国的城市,大部分人只知道乌兰巴托,还是从《乌兰巴托的夜》那首歌知道的。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乌兰巴托之夜降央卓玛 - 天下最美的女中音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不过,这也使这个国家产生一种神秘感。

曾经是中国领土的外蒙古和内蒙古比较,差距大到难以置信

蒙古国,领土面积为150多万平方公里(大概是中国新疆那么大),人口却只有300多万,是世界上最地广人稀的国家之一。

说到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人们常常把外蒙与内蒙相比较。

最简单的就是看GDP,2016年蒙古国的GDP是110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大概是715亿,人均GDP是3491美元。

内蒙古的GDP大概是18632亿元,相当于蒙古的26倍。

经济实力谁强谁弱,一目了然。蒙古国的经济总量甚至比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淖尔还要小。

之前甚至有个段子说,蒙古国整个国家的GDP连中国一个上市公司——伊利集团都不如。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而这也非空穴来风,伊利股份在2016年已市值过千亿,蒙古GDP却只有110亿美元……

那么,蒙古的经济为什么那么差?

1

人口少资源多

一手好牌被打烂了

其实,上帝本对这个国家不薄,蒙古坐拥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已发现和确定拥有80多种矿产,其中铜矿储量20多亿吨,黄金储量达3400吨,煤矿储量达3000亿吨,石油储量达80亿桶,铁矿储量为20亿吨......

可以说这是一个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按理说,蒙古的经济模式应该是对标澳大利亚那种水平,然而,这些年蒙古硬生生混成了贫穷国家。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蒙古棚户区:穷人买不起城里的房,就在郊区圈个院子(大概土地很便宜),然后搭个蒙古包住下,等有钱了再建房子。

受限于落后的科技水平和运输条件,蒙古矿产的开采程度并不高。加上人力、人才资源有限,这些矿产很多是中国的科技人员在帮他们开采。

蒙古国也知道与中国合作有利,因为它作为一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再丰富的地下资源也运不出去。因此开通到我国北方港口的货运列车,将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销往世界就成为蒙古最经济的选择。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但是由于中蒙之间的历史恩怨,蒙古国人有很大的排华情结。他们既想利用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发展本国经济,又害怕中国会控制他们的经济命脉。他们倒是更愿意引进日本、韩国等企业,以抗衡中国的经济影响力。

一位去过蒙古国旅行的中国人谈道:“蒙古国人民爱极了韩国人——满大街都是韩国货、韩国超市、韩国汽车,更爱日本人,但是惟独痛恨中国人。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韩国广告牌占据了乌兰巴托街道的显著位置

但是,近年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以矿产出口为支柱的蒙古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政府负债率居高不下。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蒙古国的另一个支柱产业,是畜牧业

身为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蒙古北部是山脉,南部是戈壁沙漠,西部也是群山环绕,草原覆盖面积广。蒙古国素有“畜牧业王国”之称,畜牧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80%,占出口收入的10%。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和草场退化,近年来,蒙古国超过40%的国土已经荒漠化,且荒漠化的速度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前景仍不容乐观。

2

紧抱苏联大腿

没有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

蒙古国也曾有过辉煌,在2011和2012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7.3%和12.3%,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好景不长,蒙古国2016年GDP增速为1.2%,2017年GDP增速为3.8%。

蒙古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复苏之路是非常艰辛的。

之前蒙古一直抱苏联的大腿,被称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对苏联经济的依赖性很强,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业化进程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苏联支援给蒙古的汽车,他们自己当然是不能生产的

以他们的钱币为例,他们钱币是图格里克,他们自己是没办法印制,只能委托外国公司来制作。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图格里克和人民币的汇率大概是375:1,最大面值的20000合人民币大约是53元。

蒙古国不仅在军事、经济上依赖苏联,在社会、文化上也全盘苏化,甚至摒弃自己的民族语言,全国学习俄语。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就连自己的蒙语文字都换成了俄语中使用的西里尔字母,最近几年传统蒙文也有一些恢复,但远远不是主流。

3

民间反华情绪严重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作为夹在中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内陆国家,蒙古国的定位确实很难。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因为两个大哥都不能得罪:一个是政治军事大哥,一个是经济大佬

所以蒙古作为中俄之间的战略缓冲区,很难向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加上蒙古国现在的政治并不太稳定,对外交往也不算活跃,所以在国际上的声音很小或者没有。

蒙古的政治高层变换不定,让中国在蒙古国的投资很难持续。

多年受前苏联的影响,蒙古对中国的警惕甚至仇视的心态从民间到政府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蒙古民间甚至出现一些崇尚希特勒,仇视外国人的极端组织,反华情绪严重,蒙古妇女一旦与中国男性接触,就可能被剃了光头。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更要命的是,蒙古国有元朝的梦想,总认为包括内蒙在内的广大中国土地是他们祖先的,而生活在内蒙古的同族同胞居然听从中国的,所以蒙古的排华情绪比较严重。

蒙古民间还流传一个说法:“五星红旗上的4颗小星被解读为香港、澳门、台湾和蒙古。一旦台湾统一了,下一个目标就是蒙古。”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收回蒙古的恐惧……

2016年,在与中国谈判获取援助的关键时刻,蒙古还作死玩政治投机,不顾中国反对,邀请达赖到蒙古国访问。结果就是,中国不得不中止援助谈判和限制煤钢进口。

为挽救经济,头脑简单的蒙古国拼命增发货币,导致了货币暴跌,加剧了外资的出逃,令国家经济彻底崩溃,货币变纸。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2017年,蒙古经济一度接近崩盘,连公务员工资都支付不起,居然到了建议发起募捐活动还外债的地步。从8岁小孩开始,每个公民要向国家捐款,甚至捐出黄金、马匹。

在经济无法弥补的情况下,蒙古国终于低头,蒙古外长向中国道歉,并做了保障。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2017年2月,为稳定蒙古国经济、防止其彻底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蒙古国提供了

55亿美元贷款

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向蒙古国续签了150亿元人民币(约合22亿美元)的本币互换协议,在55亿美金的救助包中,占比超三分之一

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为什么比不过一个伊利集团?

其实,蒙古国高层也不是不清楚,他们国家的发展希望在中国,中蒙两国加强经济交流,互利共赢,才是一条正途。

最近,蒙古国总统也在青岛上合峰会露面,正在积极寻求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与本国的“草原之路”对接。

有专家指出,中蒙两国应为东亚的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人民通行便利,货物自由来往,交通和金融来往没有障碍,这对两国都有好处。舍此之外,实在想不出蒙古国能有更好的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